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教授团队和吴恒安教授团队揭示淡水河蚌铰链中可变形硬组织的耐疲劳机理
2024/04/11
![]() |
图 褶纹冠蚌铰链中矿物硬组织结构特征和其耐疲劳性能表征及跨尺度设计原理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293044、21701161)等资助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教授团队和吴恒安教授团队合作揭示了双壳纲褶纹冠蚌铰链内的可变形生物矿物硬组织的耐疲劳机制,提出了一种多尺度结构设计与成分固有特性相结合的耐疲劳设计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以“双壳纲褶纹冠蚌铰链中耐疲劳可变形硬组织(Deformable hard tissue with high fatigue resistance in the hinge of bivalve Cristaria plicata)”为题,于6月23日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e2038。
脆性材料作为结构或功能部件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器件和组织工程等领域。由于人工脆性材料对微裂纹和不易察觉的缺陷很敏感,在长时间的循环载荷作用下,材料很容易累积损伤产生疲劳裂纹,进而存在失效的风险。随着可折叠穿戴设备的发展,对具有高疲劳抗性的可变形功能材料的需求日益凸显。通过模仿典型的生物矿物材料如珍珠母、骨骼等的结构设计可以提升脆性材料疲劳抗性,但这常依赖于疲劳裂纹扩展过程中增韧行为,一旦裂纹开始扩展,就会对器件的性能产生不可逆的影响,因此寻找并开发新的耐疲劳结构模型对未来可变形功能材料的设计制备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俞书宏团队发现双壳纲褶纹冠蚌铰链内矿物硬组织具有可变形性和抗疲劳性,这种矿物硬组织呈折扇形,由嵌入有机基质中径向排列的脆性文石纳米线组成,可以将外加径向载荷转化为组织的周向变形。这种软硬复合的微观结构可以防止该组织内的应力集中。此外,沿着纳米线长度方向的孪晶界能够增加它们的抗弯折能力。通过定量化建模和多尺度力学分析了该组织多层级精细结构的跨尺度力学行为,阐明了多级次结构与耐疲劳性能之间的关联,并提出了一种多尺度结构设计与成分固有特性相结合的耐疲劳新策略。
与典型的天然硬质生物矿物材料(如骨骼、牙釉质)和常见的人工材料(如金属、水凝胶)等相比,铰链内这一硬组织实现了高硬度、可变形性和耐疲劳性等多种力学特性的有效融合。这种兼顾变形性和耐疲劳性的跨尺度设计原则有望为未来功能材料的仿生设计和创制提供新的思路。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939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468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99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60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957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861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733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138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21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91
-
SCI论文插图全攻略:从规范解析08-01
-
国际学术会议参加经验是怎么样的呢08-01
-
掠夺性会议是怎么进行判断的呢?—08-01
-
SCI论文投稿费怎么交?202408-01
-
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1114
-
科璨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24136
-
鸿与智工业媒体集团 21004
-
台湾地区长荣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班 23870
-
新加坡计算机学会 2331
-
IETP 22935
-
上海永飞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22973
-
正兴车轮集团有限公司 17851
-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 17986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882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2928
-
个人 24174
-
北京会通文化交流中心 18151
-
广州振威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8053
-
中国能源学会 17982
-
2010中国城市建设峰会 18013
-
中国人民大学 21308
-
昆明博世会展有限公司 17921
-
四川大学 21080
-
上海电子信息学院 22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