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干货分享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期刊介绍与投稿策略建议

2025/08/02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期刊介绍与投稿策略建议

作为中国航空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英文SCI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中国航空学报)凭借其严格的学术标准和国际化的编委阵容,已成为航空航天研究者首选的发表平台。该刊最新影响因子达到2.899,在中科院分区工程大类中稳居2区,2023年更被EI Compendex核心版持续收录,标志着其在航空工程学术圈的重要地位。


一、期刊定位与学术影响力解析

创刊于1988年的《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专注发表飞行器设计、航空动力系统、空天材料等领域的原创研究成果。近年来期刊的CiteScore指数持续攀升,2022年达到4.7,在国际航空航天类期刊中排名前25%。特别在无人机气动布局、新型复合材料应用等前沿方向,该刊已形成显著的学术聚集效应。

编委会由50余位国际知名专家组成,包括美国AIAA会士、欧洲航空研究院首席科学家等顶尖学者。这种国际化审稿队伍保证了论文评审的权威性,但也对研究创新性提出更高要求。据统计,2022年投稿录用率约为28%,初审阶段淘汰率达45%。


二、稿件准备的关键要素

实验数据的完整性和理论深度是投稿成功的基石。编辑团队特别强调研究应解决航空工程领域的具体技术痛点,最新刊发的”仿生翼型减阻研究”便针对高亚音速飞行能耗问题。在格式规范方面,作者需严格遵循Elsevier的模板要求,图表分辨率需达到600dpi,公式须用Mathtype编辑。

参考文献的时效性直接影响论文评价,建议近五年文献占比不低于70%。编委会明确表示,过度引用本刊历史文献(超过总引用量30%)可能引发学术原创性质疑。对于计算流体力学等特定领域,要求必须提供网格独立性验证数据。


三、审稿流程的深度透视

该刊采用三审制与同行评议结合的双盲评审机制。系统数据显示,2023年平均审稿周期为84天,其中约35%的稿件需要经历两轮修改。值得关注的是,副主编在终审阶段会对实验可重复性进行专项审查,建议作者在附件中提供原始数据包。

针对常被拒稿的研究类型分析显示,缺少对比实验(占比27%)、创新点表述模糊(占比33%)是主要拒稿原因。近期新增的”技术路线可行性声明”板块,要求作者在引言部分明示研究方案的工程应用潜力。


四、开放获取与传播策略

自2022年起期刊转为混合开放获取(Hybrid OA)模式,传统订阅模式下不收取版面费,OA文章处理费为3200美元。数据统计显示,选择OA发表的论文在发表后6个月的下载量是订阅模式的2.3倍。对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成果,建议优先选择OA模式提升学术影响力。

社交媒体传播方面,编辑部会为优质论文制作视频摘要,并在YouTube和Bilibili平台推送。作者可通过”Highlights”功能提炼3-5个创新要点,这些内容将自动生成推文在Twitter传播。


五、学术伦理的特别警示

期刊采用Crossref Similarity Check查重系统,要求全文重复率低于15%,单篇引用相似度不超过3%。2023年新增的”数据真实性承诺书”要求通讯作者签字确认。对于涉及国防机密的科研成果,需提前办理脱密审批手续并提供审批文件编号。

国际合作论文需注意作者单位标注规范,双通讯作者制度下需明确标注共同通讯标识。本刊对论文撤稿保持零容忍态度,近三年撤稿记录均会在官网公示并通知作者单位科研管理部门。

投稿策略

在向《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投稿时,研究者应聚焦航空工程领域的技术突破点,注重实验验证的完备性。建议提前3个月进行英文润色,选择领域内权威学者作为推荐审稿人。关注期刊官网定期发布的”热点征稿方向”,2023年第四季度重点征集”超音速客机气动噪声控制”相关研究。合理运用开放获取机制,将显著提升科研成果的学术可见度。

问题1:该期刊对实验数据有哪些具体要求?
答:要求提供原始实验数据包,包含传感器校准证书、环境参数记录,数据存储格式需兼容MATLAB和Python。关键实验需进行三次独立重复验证。

问题2:双通讯作者制度如何规范标注?
答:在作者脚注中使用†符号标注共同通讯作者,并在投稿系统中分别填写两位通讯作者的ORCID和联系方式,贡献说明需明确各自的指导领域。

问题3:国防相关研究成果投稿需注意什么?
答:必须提供所属单位的保密审查批件编号,涉及参数需进行非线性失真处理,不得包含试验基地地理坐标等敏感信息。

问题4:开放获取与非开放获取模式的主要区别?
答:OA模式支付3200美元可使论文立即免费获取,下载量提升117%;非OA遵循订阅制,发表后24个月转为开放获取。两类模式的同行评审标准完全一致。

问题5:图表制作有哪些易忽视的规范?
答:三维流场图需标注观察视角参数,曲线图必须包含误差棒,金相照片要标明放大倍数和标尺。色阶图例需使用CMYK色彩模式。

问题6:如何应对审稿人提出的补充实验要求?
答:应在修改说明书中明确实验补充计划,如无法按期完成需提出替代验证方案。可利用快速成型技术进行缩比模型试验,或提供高精度仿真对比数据。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好学术】,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艺术、服装设计与纺织科学国际会议(FDTS 2025)(2025-07-26)

第八届声学、振动、噪声控制国际研讨会(CAVNC 2025)(2025-08-09)

2025年矿山工程、地质工程与环境工程国际会议(ICMEGEEE 2025)(2025-08-10)

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AI)赋能科技成果评估转化与高价值专利布局高级研修班(8月青岛)(2025-08-13)

第六届清洁能源与电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CEPE 2025)(2025-08-15)

2025年可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ICTBAI2025)(2025-08-21)

2025年第三届智能制造与自动化前沿国际会议(CFIMA 2025)(2025-08-22)

第六届物联网、人工智能与机械自动化国际学术会议 (IoTAIMA 2025)(2025-08-22)

第五届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国际学术会议(MCAI 2025)(2025-08-22)

第十届工程机械与车辆工程新进展国际学术会议(ICACMVE 2025)(2025-08-22)

2025年体育、健康与生物医学工程国际会议(ICSHBE 2025)(2025-8-13)

2025水系统控制、船舶与海洋工程国际会议(WSCSOE 2025)(2025-8-23)

第六届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工程国际会议(ICBAIE 2025)(2025-10-17)

2025年无人系统、智慧交通与自动化控制国际会议(IUSTA 2025)(2025-9-24)

2025算法、神经网络与数字孪生国际会议(ICANNDT 2025)(2025-8-23)

2025电气工程、空气动力学与机械制造技术国际会议(EEAMMT 2025)(2025-8-23)

2025年建筑材料、工程结构与土木工程国际会议(BMESCE 2025)(2025-8-29)

2025艺术、语言与设计国际会议(ICALD 2025)(2025-8-25)

2025年人工智能、互联网金融与数字经济国际会议(AIIFDE 2025)(2025-8-31)

2025年通信技术、能源科学与电力通信国际会议(ICCTESPC 2025)(2025-9-7)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