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刘克玄教授团队在肠源性肺损伤发生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24/04/22
![]() |
图 肠道菌群代谢物琥珀酸作用其受体SUCNR1促进肺泡巨噬细胞M1极化加重肠缺血再灌注后的急性肺损伤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730058、82172141、82002088)等资助下,南方医科大学刘克玄教授团队在肠源性肺损伤发生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肠道菌群代谢物琥珀酸加重肠缺血再灌注导致的急性肺损伤(Gut microbiota-derived succinate aggravatesacute lung injury after intestinalischemia/reperfusion in mice)”为题,于2022年10月13日在线发表于《欧洲呼吸病学杂志》(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83/13993003.00840-2022。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R)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情况,常发生在创伤、感染、休克、肠梗阻及体外循环手术等临床场景中,不仅引起肠损伤,还因肠屏障破坏后菌群失调、内毒素移位,导致脓毒症及肠外多器官功能不全。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作为肠I/R最为常见的远隔脏器并发症,是该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亦是当前呼吸与危重病领域亟需解决的科学问题之一。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可通过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参与许多肺部疾病的发生,然而肠I/R所致ALI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该团队复制了小鼠肠I/R诱导的ALI模型,同时利用16S rRNA 菌群测序分析发现肠 I/R引起肠道产琥珀酸的细菌丰度增加、降解琥珀酸的细菌丰度减少。此外,肠 I/R还可导致肺内琥珀酸的聚集,且肺内琥珀酸含量与肠道产琥珀酸细菌/降解琥珀酸细菌比值呈正相关。进一步实验证明肠I/R期间肺内积聚的琥珀酸来源于肠道菌群,而肠道菌群代谢物琥珀酸则是导致肠I/R后ALI的重要媒介。该团队同时收集了临床上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的数据,发现术后早期血浆琥珀酸含量升高,且血浆琥珀酸含量与术后反映肺损伤的相关指标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证实琥珀酸与肠I/R导致的ALI有关。针对分子机制探讨发现琥珀酸通过促进肺泡巨噬细胞M1极化进而介导肺泡上皮细胞凋亡和ALI;并且证实琥珀酸是通过其受体SUCNR1及下游PI3K/AKT/HIF-1α通路介导肺泡巨噬细胞极化及下游反应(图)。
该研究从“肠道菌群-肠-肺轴”的角度揭示了肠源性ALI的发生机制,同时提出了琥珀酸是急危重症患者肠源性ALI防治的潜在靶点。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939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468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99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60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957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861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733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138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21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91
-
SCI论文插图全攻略:从规范解析08-01
-
国际学术会议参加经验是怎么样的呢08-01
-
掠夺性会议是怎么进行判断的呢?—08-01
-
SCI论文投稿费怎么交?202408-01
-
百奥泰国际会议(大连)有限公司 7894
-
大连羽嘉会议有限公司 8697
-
南京医科大学 21385
-
华中科技大学 18181
-
南京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 21226
-
智慧医卫(北京)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23988
-
东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 1933
-
广东羊城之旅 22979
-
上海东华大学 21085
-
山本五一公司 18041
-
北京华汽工程技术研究院 8228
-
International As 8065
-
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21010
-
绿野资本集团 23072
-
广东东莞大中集团 18200
-
GEAT 8009
-
生物谷 23832
-
IAASE 7972
-
上海交通大学 23598
-
北京艾尚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