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质量不高及创新不足仍然是困扰中国科研发展的首要问题
2024/04/16
根据《中国社会管理发展报告》,总体论文质量不高及创新不足仍然是困扰中国科研发展的首要问题。有人专门做过统计,近10年来,尽管我国科技人员在国外期刊发表论文的增长速度位居世界第一,但绝大多数科研论文的引用率排在世界100名开外,真正好的论文凤毛麟角。
一味追求论文数量,像大炼钢铁那样搞科研、进行“论文运动”,产出数量巨大而质量低下的论文,不但浪费国家的科研经费和资源,而且还会对现实生活产生不良影响,其危害不言而喻。那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论文质量的不尽如人意呢?
首先,与我国的职称评聘导向有关。目前的职称评聘,不仅研究性极强的工作需要论文,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如临床医生等,也必须有论文才能参加评聘。这是导致大量低质甚至抄袭论文产生的最主要原因。
其次,与我国仍然缺乏严苛的论文评审制度有关。国外许多知名科研杂志,都要求论文作者严格注明资料来源、研究目的、设计环境、试验制剂名称,一篇文章的发表从投稿到被编辑提出修改意见,再到修改和递交,反反复复要经过多次。与之相比,尽管我国绝大多数期刊都秉承了相对严格的评审制度,但依然不乏依靠人情、疏通关系、缴纳金钱就可以发表论文的现象。
同时,数量繁多但质量不高的现象暴露出我国科研界仍然大量存在的浮躁和功利之风。源于学术评价对论文的重视,不少科研工作者为了写论文而写论文,疲于应付论文数量上的指标,而无暇顾及论文质量上的内涵,换言之,只重论文“有没有”,不关心论文成果到底“有啥用”。
“科研是为了解决问题,为了让生活变得更美好”,这句话让人启发深刻。科研应该遵循“科学与问题”导向,在做一项科研项目之前,在撰写一篇论文之前,作者应该首先问问自己,是否真的能解决问题,而不能为了所谓的“基金”、“奖项”去做科研、搞项目。毕竟,基金与奖项只是枝蔓,“科学与问题”方为主干。
因此,我们在呼吁改变学术和科研领域的不正之风,呼吁学者摒弃浮躁、回归科研本原的同时,也要大力呼吁学术评价导向的正确,从只问“有没有”,一切看论文和基金的数量,转为问问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通过科学的评价导向,让那些有量无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失去生存的环境和土壤。
文章来源网友分享,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939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468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99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60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957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861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733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138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21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91
-
SCI论文插图全攻略:从规范解析08-01
-
国际学术会议参加经验是怎么样的呢08-01
-
掠夺性会议是怎么进行判断的呢?—08-01
-
SCI论文投稿费怎么交?202408-01
-
上海商图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8016
-
上海领行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18095
-
HKSME 23031
-
广州宇建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2264
-
北京化工大学 24063
-
陕西香菊制药 17968
-
武汉金钥匙 1955
-
上海同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8072
-
兰格会展服务社 18305
-
清华设计院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洞天福 24125
-
中国市场营销研究中心 20978
-
湖南诗和远方出版文化传媒公司 8029
-
中国科学院大学 2104
-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4039
-
星河系教育 1979
-
武汉亚盟信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4206
-
2016年创新材料科学与技术国际 2109
-
北京联合大学 24033
-
InnovationEnterp 21130
-
北京海名汇博会展有限公司 17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