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科研信息

脉冲星辐射几何研究获进展

2025/06/06

脉冲星作为高速旋转的中子星,其射电信号通常呈现较窄的轮廓即约占整个脉冲相位的十分之一。因此,科学家难以通过其狭窄的辐射窗口对脉冲星磁层几何结构进行准确限制。但是,具有中间脉冲的脉冲星拥有更宽的辐射窗口,可以得到准确的磁层结构参数,并有助于开展辐射区高度和辐射束结构研究。

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特别研究助理孙盛楠团队基于“中国天眼”FAST的高灵敏度观测数据,系统分析了23颗具有中间脉冲的脉冲星偏振辐射特性,并获得了上述脉冲星的磁层几何结构参数。研究通过应用旋转矢量模型(RVM),测量了其中16颗脉冲星磁倾角和碰撞角,揭示了脉冲星辐射束并非完全填充的现象,其填充因子分布在0.27至0.99之间。但目前,常用计算脉冲星辐射高度的几何方法和相对论方法是建立在假设脉冲辐射完全充满辐射束的基础上。因此,研究人员提出,针对这些传统方法需要考虑填充因子的影响。

同时,研究发现,脉冲宽度与碰撞角呈正相关关系,这一结果有力支撑了辐射束模型中“扇形束”结构理论。进一步,研究人员将相位延迟作为自由参数加入到RVM模型中,得到不依赖于辐射区形状的辐射高度差。研究结果表明,中间脉冲和主脉冲分别产生在脉冲星磁层中不同的高度,其高度差范围从几十千米到数千千米不等,且有些脉冲星辐射束非常宽,这表明脉冲星射电辐射或发生在磁层中较高区域或者极冠区之外。

该研究为学界理解脉冲星辐射区形状和辐射束结构提供了重要的观测依据。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等的支持。


脉冲星辐射几何研究获进展

23颗具有中间脉冲辐射脉冲星的偏振轮廓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 新疆天文台,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艺术、服装设计与纺织科学国际会议(FDTS 2025)(2025-07-26)

第八届声学、振动、噪声控制国际研讨会(CAVNC 2025)(2025-08-09)

2025年矿山工程、地质工程与环境工程国际会议(ICMEGEEE 2025)(2025-08-10)

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AI)赋能科技成果评估转化与高价值专利布局高级研修班(8月青岛)(2025-08-13)

第六届清洁能源与电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CEPE 2025)(2025-08-15)

2025年可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ICTBAI2025)(2025-08-21)

2025年第三届智能制造与自动化前沿国际会议(CFIMA 2025)(2025-08-22)

第六届物联网、人工智能与机械自动化国际学术会议 (IoTAIMA 2025)(2025-08-22)

第五届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国际学术会议(MCAI 2025)(2025-08-22)

第十届工程机械与车辆工程新进展国际学术会议(ICACMVE 2025)(2025-08-22)

2025年智能信息科学与互联网技术国际学术会议(ICIISIT 2025)(2025-9-21)

2025年自然语言、语言学与教育技术国际会议(ICNLLET 2025)(2025-10-5)

2025年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与电子器件国际会议(ICSEE 2025)(2025-8-8)

2025密码学、电子信息工程与网络安全国际会议(CEIENS 2025)(2025-8-20)

2025年智能无人系统与人工智能大会(SIUSAI 2025)(2025-8-15)

2025年艺术、管理工程与教育科学国际会议(AMEES 2025)(2025-8-6)

2025年光电材料、通信网络与互联网技术国际会议(OMCNIT 2025)(2025-8-17)

2025年基础模型与嵌入式系统国际学术会议(BMES 2025)(2025-9-18)

2025年控制工程,智能系统与算法国际会议(CEISA 2025)(2025-8-24)

2025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与模型国际会议(MLNLPM 2025)(2025-8-23)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