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在质谱分析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5/06/02
图 (a)双线性离子阱(Dual-LIT)小型质谱仪;(b)离子云扫描实现超高分辨的非对映异构体分析;
(c)离子云扫描结合离子定向旋转实现手性对映体分析;(d)基于小型质谱仪的对映体分析流程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627807、21934003、22227807)资助下,清华大学欧阳证研究团队与化学系刘强副教授课题组、清谱科技开展合作研究,在手性异构体分析方向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手性质谱分析技术(Differentiating Enantiomers by Directional Rotation of Ions in a Mass Spectrometer)”为题,于2024年2月9日发表在《科学》(Science)上,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j8342;《科学》和《自然》对该工作分别以“Enantioselective Mass Spec, Of All Things”和“Mirror-image molecules separated using workhorse of chemistry”进行专题报道。
分子异构之中,手性是一种尤为特殊的类型,类似左手和右手,一般的分析技术无法区分它们的结构差异。然而,手性分子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蛋白质、糖、DNA和RNA的基本单元,如氨基酸、单糖和核苷酸,均存在手性且通常以单一手性存在。由于生物系统固有的手性环境,对映体药物分子会表现出不同的生理行为和药理活性。例如,治疗药物沙利度胺的R-对映体具有镇静作用,而S-对映体具有致畸性。近二十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新药中超过半数(约65%)都是手性药物;其中,绝大多数的手性药物则被要求具有单一手性(约58%),以外消旋形式(同时含有一对手性对映体)存在的仅占7%。鉴于分子化学结构的高度复杂性与其在化学、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意义,发展对分子结构测定的仪器和分析技术十分必要。质谱分析分子异构体,特别是手性对映体,有一定的潜在优势,但仍然面临重大挑战。
针对异构体分析的难题,上述团队提出了一种离子云扫描技术,并于一台改造的小型质谱仪器系统上开展了原理验证(图a),实现了对糖、脂质、多肽、蛋白等多种生物分子的超高场离子淌度质谱分析,且测量非对映异构类型的淌度分辨率超过10,000,比现有技术水平提升近两个数量级。在此基础上,针对淌度质谱无法区分手性镜像结构差异的难题,研发团队利用手性对映体旋转不能重合的特性,采用双交流(AC)诱导对映体离子产生定向旋转,并在离子轨迹上形成差异(图c)。调节对映体离子的旋转方向可以调制它们的出射顺序。利用该技术,研究人员还对药物、代谢物标志物、糖类和氨基酸等各种单中心或多中心的对映体分子进行了有效分离,展示了优秀的定量分析特性,并表现出在手性分析中的普适性。此外,该技术还可用于辅助优化不对称催化合成反应(例如不对称氢化反应)的条件。以不同配体条件下的对映体过量为例,离子定向旋转技术所需的样品量更少(10纳克),仅为传统色谱分析方法样品量的百分之一,分析速度则提升了上百倍(1分钟/次),展现出非常优秀的应用潜力。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939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468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99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60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957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861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733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138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21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91
-
SCI论文插图全攻略:从规范解析08-01
-
国际学术会议参加经验是怎么样的呢08-01
-
掠夺性会议是怎么进行判断的呢?—08-01
-
SCI论文投稿费怎么交?202408-01
-
赛思会务 23182
-
北京小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1141
-
FEWFEW 8106
-
武汉布洛克斯玛热交换器公司 20922
-
IETP 21034
-
北京米嘉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8012
-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1977
-
厦门海峡旅行社有限公司 23023
-
重庆计算机学会 18083
-
ASTIRC 1894
-
浙江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18053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222
-
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 21085
-
中国分析仪器学会化学传感器专业委 17944
-
第四届经济和管理工程国际会议 23421
-
唐山创新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23931
-
科技成果转化委员会 1906
-
BRS 1998
-
上海大学力学系 17881
-
上海宜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