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高传博教授团队在合金纳米材料合成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24/04/16
![]() |
图 活性氢界面还原策略合成贵金属-非贵金属合金纳米结构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071191)等资助下,西安交通大学高传博教授团队在合金纳米材料合成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贵金属-非贵金属合金纳米结构的活性氢界面还原策略(Synthesis of noble/non-noble metal alloy nanostructures via an active-hydrogen-involved interfacial reduction strategy)”为题,于2023年1月16日发表在《自然•合成》(Nature Synthesis)上。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4160-022-00217-y。
贵金属-非贵金属合金纳米材料通常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在新能源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不同的金属盐之间存在巨大的本征还原电位差,表现出显著的还原动力学差异,为合金化过程的精准控制带来了较大困难。因此,传统的化学还原方法合成的合金纳米材料通常具有较窄的组分调控窗口,这一瓶颈问题也制约了研究者对合金纳米催化剂构效关系的研究和对其催化性能的优化。
为打破传统合成方法固有的局限性,上述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亚硝酸原位产生活性氢的界面还原策略。该团队通过质谱和电子顺磁共振等结果证明,亚硝酸通过脱氢反应在晶核或种晶表面形成活性氢。该活性氢物种以氢原子或氢自由基的形式存在,具有远低于贵金属盐和大多数非贵金属盐的标准还原电位(E° = –2.31 V),因此可有效克服不同金属盐之间的还原电位差,实现其可控共还原。由于活性氢的产生被局域于晶核或种晶表面,因此金属盐还原反应也从溶液相转移至固/液界面,有助于提升金属盐共还原的可控性。利用该策略,该团队展示了一系列不同种类的贵金属-非贵金属合金纳米结构的合成及其合金组分在较宽比例范围内的精准调控。
该研究成果发展了一种贵金属-非贵金属合金纳米材料的精准合成新方法,并有望推动对合金纳米材料的性能优化和相关催化剂的筛选研究。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0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7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188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1406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410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8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1248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725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706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921
-
【院校速递】今日院校科研十大要闻04-30
-
学生党焦虑:With Edito04-30
-
投稿前如何避免争议?- 三步走策04-30
-
投稿系统遭遇技术瓶颈?解析Wit04-30
-
小修=录取通知书?警惕学术期刊的04-30
-
北京林业大学 18108
-
山东工商学院煤炭经济研究院 20794
-
test0730 17806
-
中关村视界裸眼立体信息产业联盟 1764
-
北京幼盟汇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20798
-
中国助产士联盟 22855
-
西北工业大学 22752
-
上海顺展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7811
-
天津市乾坤通翻译有限公司 17880
-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826
-
东北师范大学 20839
-
国际工学技术出版协会 22815
-
常州武进假日酒店 20849
-
中国建设科学院 23794
-
brachy+brachy 22845
-
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 1831
-
北京慈孝文化传播中心 17816
-
VREAFEW 23800
-
CEW 7853
-
北京全卫联合医学科学研究院 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