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在青藏高原丹尼索瓦人活动历史与生存策略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5/06/02
![]() |
图 甘加盆地中、晚更新世动物群复原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988101、42325103、42130502、42001086、42301171)等资助下,由兰州大学张东菊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陈发虎院士共同领衔,联合国内外合作者,围绕白石崖溶洞遗址发掘出土的丰富的动物骨骼遗存开展了系统分析,相关研究成果以“白石崖溶洞中、晚更新世丹尼索瓦人的生存状况(Middle and Late Pleistocene Denisovan subsistence at Baishiya Karst Cave)”为题于2024年7月3日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7612-9。
丹尼索瓦人(距今约28-5.5万年,简称丹人)是一支已灭绝的古老型人类,与曾经遍布欧洲的尼安德特人(距今约43-4万年,简称尼人)密切相关,是姐妹群关系。他们与现代人之间均存在基因交流。目前,白石崖溶洞遗址是可以确定的两处丹人遗址之一,也是青藏高原上最早的考古遗址之一。
围绕白石崖溶洞遗址出土的2500余件动物骨骼,研究团队开展了传统动物考古学和古蛋白组学的综合研究,鉴定出包括披毛犀、野牦牛、野马、岩羊、最后斑鬣狗等在内的20余个脊椎动物类别,首次揭示了青藏高原中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动物群的组成和变化,并阐释了丹尼索瓦人的动物资源利用策略:丹人具有相对较广的食谱范围,利用的动物种属包括食草类、食肉类、鸟类等动物;从事了剥皮、肢解、剔肉、敲骨吸髓等完整的动物资源加工和消费行为,并且还尝试利用骨骼制作简易工具,显示丹人对所获动物资源进行了充分利用。此外,研究团队利用古蛋白质组学分析,对2000余件缺乏形态鉴定特征的碎骨进行了快速筛选,新发现一件人类肋骨骨化石,进一步的鸟枪蛋白质组学显示此化石属于丹人,结合此前该遗址的地层测年结果和化石出土层位等信息,确定此件新发现的丹人肋骨化石的年龄为距今约4.8-3.2万年,从而将丹人最晚的生存时间从距今约5.5万年拓展至距今约4万年。
此项研究首次揭示了青藏高原丹人的生存策略,并刷新了丹人的最晚生存时间,为理解丹人在青藏高原的活动历史和环境适应行为提供了可靠证据。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939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468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99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60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957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861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733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138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21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91
-
SCI论文插图全攻略:从规范解析08-01
-
国际学术会议参加经验是怎么样的呢08-01
-
掠夺性会议是怎么进行判断的呢?—08-01
-
SCI论文投稿费怎么交?202408-01
-
广州计算机学会 8227
-
湛江中专学校 20901
-
湖北学而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7923
-
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企业战略专业 18030
-
中国黄金协会 20939
-
上海卡沃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24019
-
绿野资本集团 23072
-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 18053
-
武汉泰迪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22913
-
北京科技大学 17980
-
北京标杆管理 22955
-
RH 7900
-
Higher Education 24139
-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22940
-
山东诚城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8077
-
WILL 7931
-
湖北学而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4054
-
西安撮合会展公司 23266
-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 21247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