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干货分享

Microbial Genomics的影响因子是多少呢?

2025/08/01

Microbial Genomics的影响因子是多少呢?

当我们在PubMed检索完300篇文献后,第一个跳出来的疑问往往是:Microbial Genomics影响因子够不够申课题?根据科睿唯安最新《期刊引证报告》(JCR 2023),这个由微生物学会主办的开源期刊最新影响因子定格在5.6,较去年微升0.3个点。这个数字背后,藏着全球4.2万研究者在病原体进化、抗生素耐药性传播等领域的重要发现。作为基因组学与临床医学的交叉平台,其五年影响因子更达6.1,见证着微生物组学从基础研究向转化应用的蜕变。

计算影响因子背后的科研密码

2023年6月发布的JCR数据显示,Microbial Genomics的影响因子计算公式是2020-2021两年间发表的842篇论文,在2022年被引用4732次。值得注意的是,该刊2021年的论文撤稿率仅为0.12%,远低于同类期刊平均0.35%的水平。编辑部对实验数据完整性的严苛要求,使其在耐药基因溯源、病毒进化树构建等敏感领域保持着学术公信力。

与其他开源期刊不同,微生物基因组学领域的论文处理费(APC)始终稳定在1800美元,这个价格策略有效吸引了发展中国家研究团队。印度国家病毒研究所近三年在该刊发表的38篇新冠病毒变异监测论文中,有29篇获得了WHO的官方引用。

打开微生物世界的潘多拉魔盒

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下,该刊近三年高被引论文TOP10全部与病原体跨物种传播机制相关。2023年4月刊载的《霍乱弧菌在河口生态系统的季节性进化》一文,通过整合气象卫星数据与基因变异图谱,开创性地揭示了气候变暖加速病原体进化的分子时钟模型。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期刊设立的”技术验证”专栏,这里发表的实验方案类论文平均被引次数达11.2次。2022年发布的改良型Nanopore测序流程,已被138个实验室用于难培养微生物的全基因组重建。这种注重技术可重复性的导向,正在重塑微生物组学的研究范式。

审稿人视角下的质量控制

作为编委会成员,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Johnson教授透露,该刊实行”三重校验”机制:实验原始数据须同步上传至ENA数据库,生物信息学代码需通过Docker容器验证,临床样本必须附带伦理审批流水号。这种立体化的质控体系,使其在抗生素耐药性研究这类敏感领域保持着97%的结论可重复率。

曾因实验对照组设置不当被拒稿的东京大学团队事后坦言,编辑部提供的20页审稿意见堪比专业指南。这种严谨的同行评议制度,使得微生物基因组注释工具的比对算法错误率从2019年的7.3%降至目前的2.1%。

开放获取模式的双刃剑效应

尽管APC收费标准亲民,但《自然》子刊近期研究指出,微生物基因组学领域的预印本文化正在改变投稿生态。数据显示,该刊接收的稿件中有41%曾在bioRxiv发布初稿,这种”双盲评审+预印本公示”的混合模式,既提升了审稿透明度也带来学术优先权争议。

值得警惕的是,2023年3月撤稿的海洋微生物组研究暴露了宏基因组数据解读的共识难题。该研究因16S rRNA序列注释标准不一致导致结论偏差,促使期刊紧急更新了微生物分类学指南,明确要求采用GTDB数据库的最新分类系统。

微生物组学的未来战场

随着空间转录组技术的普及,微生物基因组学正在突破二维测序的局限。2023年5月,该刊推出”多维组学”专栏,首期刊发的肠道菌群三维定位研究,结合CRISPR成像技术实现了单细胞水平的代谢互作可视化。

在临床转化方面,期刊最新收录的23篇医院获得性感染研究,全部采用机器学习模型预测病原体进化路径。其中基于图神经网络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传播预测系统,已在国内三家三甲医院开展前瞻性验证。

科研汪的生存指南

五年影响因子变化曲线显示,微生物基因组学正处于从技术驱动向应用驱动的转型期。想要在该刊成功发表,研究设计需兼顾方法创新与临床相关性。2023年获奖论文《噬菌体疗法对ICU多重耐药菌的生态干预》,就是将宏基因组学与流行病学模型完美融合的典范。

对于青年学者,编委会特别建议关注交叉学科领域。近期快速上升的合成生物学方向,其论文接收率比传统分类学研究高出38%。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改造的工程菌株研究,正在成为突破创新瓶颈的新战场。

科研问答核心六问

问题1:Microbial Genomics在同类期刊中的排名如何?
答:在微生物学领域136种SCI期刊中排名第24位,在遗传学领域98种期刊中排名第31位。

问题2:该刊对生物信息学工具有何特殊要求?
答:必须提供Docker镜像或Conda环境文件,所有分析流程需遵循Galaxy平台标准。

问题3:临床样本研究需要哪些额外材料?
答:须附伦理审批证书编号、样本采集标准化操作视频、数据匿名化处理证明。

问题4:技术方法类论文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需在Protocols.io平台同步发布动态协议,并提供三种不同测序平台的验证数据。

问题5:期刊对负面结果研究的接纳政策?
答:设立”阴性结果”专栏,但要求实验样本量≥1000且具有公共卫生警示价值。

问题6:如何提高预印本转化成功率?
答:建议先在bioRxiv发布初步数据,根据社区反馈补充动物模型验证环节。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好学术】,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艺术、服装设计与纺织科学国际会议(FDTS 2025)(2025-07-26)

第八届声学、振动、噪声控制国际研讨会(CAVNC 2025)(2025-08-09)

2025年矿山工程、地质工程与环境工程国际会议(ICMEGEEE 2025)(2025-08-10)

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AI)赋能科技成果评估转化与高价值专利布局高级研修班(8月青岛)(2025-08-13)

第六届清洁能源与电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CEPE 2025)(2025-08-15)

2025年可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ICTBAI2025)(2025-08-21)

2025年第三届智能制造与自动化前沿国际会议(CFIMA 2025)(2025-08-22)

第六届物联网、人工智能与机械自动化国际学术会议 (IoTAIMA 2025)(2025-08-22)

第五届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国际学术会议(MCAI 2025)(2025-08-22)

第十届工程机械与车辆工程新进展国际学术会议(ICACMVE 2025)(2025-08-22)

2025年安全科学与交通运输规划国际会议(ICSSTP 2025)(2025-9-25)

2025年新媒体传播、数字化转型与电子商务国际会议(NMCDTE 2025)(2025-9-19)

2025 年功能材料与化学工程国际会议 (ICFMCE 2025)(2025-9-23)

2025年智能交通、控制系统与通信系统国际学术会议(ITCSCS 2025)(2025-8-22)

2025年智能船舶、流体力学与自动化控制国际会议(ICSFMA 2025)(2025-8-25)

2025智能建造、智慧交通与计算机科学国际会议(ICITCS 2025)(2025-8-30)

2025文化、艺术与经济管理国际会议(ICCAEM 2025)(2025-9-11)

2025年信息工程,机器学习与算法国际会议(IEMLA 2025)(2025-8-20)

2025生物信息、农业工程与食品安全国际会议(ICBAEFS 2025)(2025-9-3)

2025生态环境、林业与畜牧业国际会议(ICEEFLI 2025)(2025-9-11)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