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科研信息

清华大学地学系王焓团队揭示树干呼吸热适应及其对全球碳循环的重要影响

2025/06/03

树干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传统观点认为,温度升高将急剧增强呼吸作用进而加剧气候变暖。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植物可通过热适应机制(thermal acclimation)来减弱呼吸作用对升温的响应。目前,叶片和根系组织的呼吸热适应已得到较多关注,但树干是否也存在呼吸热适应现象?其驱动调节机制是什么?这种热适应将对长期升温背景下的全球碳循环产生怎样的影响?学界对这些问题始终缺乏系统研究。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王焓副教授团队联合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等多国科学家团队,构建了全球植物树干呼吸数据库,证实了树干呼吸存在普遍的热适应现象。根据生态演化最优性原理,研究首次独立预测出树干呼吸适应升温的热敏感性,并提出了水分粘滞阻力和蒸腾速率驱动调节全球树干呼吸时空变异的新理论。研究发现,到2100年,树干呼吸热适应有望降低陆地生态系统24%~46%的碳排放,这对于缓解气候-碳反馈有着极为关键的意义。

相关研究成果以“树干呼吸热适应表明气候-碳反馈作用的减弱”(Thermal acclimation of stem respiration implies a weaker carbon-climate feedback)为题,于5月29日在线发表于《科学》(Science)。

研究创新性地将植物水力传输与生态演化最优性原理结合,假设树干呼吸用以维持冠层蒸腾所需的水力连续性,其速率应与蒸腾速率呈正比并受到水分粘滞阻力的影响,从而实现水分利用效率的最大化。综合考虑温度对木质部水分粘滞阻力、呼吸酶活性等多重因素的协同影响,该理论得出了两个关键预测:第一,温度每升高1˚C,单位质量的基础呼吸速率(在参考温度25˚C下测量的呼吸速率,rs25)下降约10.1%,生长温度下的呼吸速率(rs.gt)下降约2.3%;第二,冠层蒸腾对单位质量呼吸速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季节动态,而非空间格局。

为了验证这些预测,研究团队构建了包含68个野外站点、187个物种的8782条观测数据以及一组升温实验数据的全球树干呼吸数据库。观测结果显示,在全球的空间温度梯度上,基础呼吸速率(rs25)的热敏感性为–9.8±0.3 %K–1,生长温度下的呼吸速率(rs.gt)的热敏感性为–1.5±0.3 %K–1,均非常接近理论预测(图1)。

清华大学地学系王焓团队揭示树干呼吸热适应及其对全球碳循环的重要影响

图1.参考温度和生长温度下单位质量树干呼吸速率(rs25,rs.gt)沿温度(Tg,日均温高于5˚C的生长季平均温度)梯度的变化。注:红色直线为理论预测结果,其他直线为观测拟合结果,呼吸数据取自然对数

研究还通过季节观测数据和温室增温实验,在个体尺度证实了树干呼吸的热适应,并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可靠性。基于季节观测数据的偏残差分析显示,基础呼吸速率(rs25)的热敏感性为–10.6±0.5% K–1,响应蒸腾速率的敏感性为103.8±1.8%(图2),均与理论预测一致。此外,在对五个树种的幼苗开展的增温实验中,升温处理一周后rs25降幅约在10.6±1.6% K–1(图3),也与理论预测一致。

清华大学地学系王焓团队揭示树干呼吸热适应及其对全球碳循环的重要影响

图2.基于季节动态数据的树干呼吸与温度及蒸腾速率的偏残差图(其他变量保持恒定)。注:红色直线为理论预测结果,其他直线为观测拟合结果,呼吸数据和蒸腾数据均取自然对数

清华大学地学系王焓团队揭示树干呼吸热适应及其对全球碳循环的重要影响

图3.增温实验中树干呼吸随生长温度的变化。注:红色直线为理论预测结果,其他直线为观测拟合结果,呼吸数据取自然对数

研究进一步量化了树干呼吸热适应对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前全球树干呼吸的年总碳排放量约为27.4±5.9 PgC,相当于人类活动年排放量的2~3倍(图4A)。在SSP126和SSP585的未来气候情景下,考虑热适应机制,可使2100年的树干呼吸预测值分别降低24%和46%(图4B)。现有的地球系统模型未考虑树干热适应过程或采用叶片呼吸的热敏感性,可能夸大了对未来气候-碳正反馈的预测。本研究为修正地球系统模式对树干呼吸的刻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清华大学地学系王焓团队揭示树干呼吸热适应及其对全球碳循环的重要影响

图4.在当前条件和未来情景下的全球树干呼吸模拟和预测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2022级博士生张瀚为论文第一作者,王焓副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来自西悉尼大学、雷丁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埃克塞特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单位的合作者参与了这项研究。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及施密特科学研究基金等的支持。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艺术、服装设计与纺织科学国际会议(FDTS 2025)(2025-07-26)

第八届声学、振动、噪声控制国际研讨会(CAVNC 2025)(2025-08-09)

2025年矿山工程、地质工程与环境工程国际会议(ICMEGEEE 2025)(2025-08-10)

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AI)赋能科技成果评估转化与高价值专利布局高级研修班(8月青岛)(2025-08-13)

第六届清洁能源与电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CEPE 2025)(2025-08-15)

2025年可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ICTBAI2025)(2025-08-21)

2025年第三届智能制造与自动化前沿国际会议(CFIMA 2025)(2025-08-22)

第六届物联网、人工智能与机械自动化国际学术会议 (IoTAIMA 2025)(2025-08-22)

第五届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国际学术会议(MCAI 2025)(2025-08-22)

第十届工程机械与车辆工程新进展国际学术会议(ICACMVE 2025)(2025-08-22)

2025年开采技术与矿物加工国际会议(ICMTMP 2025)(2025-9-26)

2025计算机系统、软件工程与计算机应用国际会议(SSECA 2025)(2025-8-9)

2025年智能通讯、感知与电子工程国际会议(ICICPE 2025)(2025-9-16)

2025年教育发展与文化交流国际会议(ICEDCE 2025)(2025-8-30)

2025年生态系统、气候变化与碳循环国际会议(ICCEC 2025)(2025-8-27)

2025年无人系统、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控制国际会议(ICUSAIAC 2025)(2025-8-26)

2025年土木建筑与结构工程国际会议(IACCASE 2025)(2025-8-14)

2025年传感云、数据处理与边缘计算系统国际研讨会(SCDPS 2025)(2025-9-9)

2025年航空与电子技术国际会议(ICAET 2025)(2025-8-26)

2025年第十届控制、机器人与控制论国际会议 (CRC 2025)(2025-11-7)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