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数据库的论文会计算h指数吗
2024/06/04
sci数据库的论文会计算h指数吗?h指数是一个混合量化指标,是评定作者的一个指标,在sci数据库中,检索这个作者发表的所有文章,得到其每一篇文章的引用总次数,按照引用总次数从高到低排序,排序号与引用总次数相等的数值即为科研人员的h指数。
除了sci数据库计算h指数外,在ssci、cscd、cssci、scopus数据库中也会计算h指数,h指数越高,则表明一名科学家的论文影响力越大,相比总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评价指标,h指数不但可以评价科研人员个体的学术成果,也可以用来评价其他的学术单元,比如国家、科研机构、高校、学术团体、期刊等。
h指数目的是量化科研人员作为独立个体的研究成果。这一指标的原始定义是,一名科学家的 h 指数是指其发表的N篇论文中有 h 篇每篇至少被引 h 次、而其余N-h篇论文每篇被引均小于或等于 h 次。例如,一科研人员发表了20篇文献,第1篇文献有30次被引,第2篇文献有29次被引,依次类推,第20篇文献有11次被引。其中有15篇文献被引次数在16次及以上,则得出该名科研人员的H指数为15。
sci数据库具有学科全面,学术影响大,覆盖国家广泛等特点,国内外名校或者科研机构经常用发表sci论文的数量,选择期刊的影响因子来评价其科研能力,也进行绩效评估,而h指数是评价个人的指标。sci本质是一种检索工具,并不是评价指标,但是SCI收录并统计了期刊和论文的被引证资料,因此其在具备其它专业性检索系统所具有的文献检索功能以外,还具备期刊和论文的影响力评估、科研绩效评价等功能,因而SCI不仅作为一部文献检索工具使用。延伸知识:sci收录论文情况指的是什么
尽管是有一些争议存在的,但是h指数已经成为衡量科研人员学术成就的客观指标之一,而且科研人员学术影响力的量化指标还有很多,比如m指数、p指数、综合指数等。通过这些量化指标可以定量地评价科研人员的成果产出能力和学术影响力,为科研人员把握个人学术成就,判断同行认可程度,评价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客观、专业的依据。
文章来源网友分享,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939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468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99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60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957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861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733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138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21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91
-
SCI论文插图全攻略:从规范解析08-01
-
国际学术会议参加经验是怎么样的呢08-01
-
掠夺性会议是怎么进行判断的呢?—08-01
-
SCI论文投稿费怎么交?202408-01
-
富懋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7901
-
fdcv 8040
-
北京会通文化交流中心 18151
-
北京中食高科农业科技发展中心 7946
-
百奥泰国际会议(大连)有限公司 22871
-
政协办公室联络科 17981
-
中国力学学会 21062
-
河南纳智博研会务有限公司 8123
-
武汉木兰湖度假山庄 2321
-
百奥泰国际会议有限公司 1958
-
Foresight Instit 23921
-
福建志联会展有限公司 8031
-
武汉科之梦会务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7964
-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23315
-
湖南科技大学 20985
-
中国食品医药产业研究院 7859
-
BVDZ 7942
-
中国医药化工网 23454
-
上海大学 23020
-
天津市天波科达科技有限公司 2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