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科研信息

清华大学物理系江万军课题组在手性磁学方面取得进展

2024/05/08

近日,清华大学物理系江万军课题组在磁性纳米薄膜中的手性磁相互作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项研究工作中,江万军课题组采用材料物性重构的方法,通过引入在厚度方向上具有成分梯度这一体对称破缺方式,结合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在较厚磁性合金薄膜中实现了体手性磁相互作用的有效调控,并进一步阐明了手性磁相互作用的物理起源。

江万军课题组长期关注磁性纳米薄膜中拓扑磁结构的形成机理,及其在低能耗自旋器件方面的应用潜能。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采用自旋轨道耦合强度不同的重金属,改变磁性金属/重金属的界面轨道杂化强度,实现手性磁相互作用、拓扑磁结构的调控。由于界面手性磁相互作用的强度随磁性层厚度的增加而指数衰减,并在2-3纳米完全消失,所以在较厚的磁性薄膜中不会出现手性磁相互作用,也不会产生拓扑磁结构。

为开发出性能更稳定、尺寸更小的拓扑磁结构,课题组深入探索了手性磁相互作用的产生机制。通过在厚度方向上引入成分梯度的这一体对称破缺方式,结合重金属的强自旋轨道耦合效应,采用自主搭建的布里渊光散射系统,在3-9纳米厚的FePt、CoPt薄膜中,观察到可观的手性磁相互作用。课题组也系统研究了手性磁相互作用与体对称破缺的大小、方向;不同元素自旋轨道耦合强度之间的关联。基于三原子理论模型和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进一步阐明了强自旋轨道耦合效应和体对称破缺的协同作用,是产生手性磁相互作用的物理根源。此项结果有助于揭示手性磁相互作用的物理起源,为设计高性能的自旋电子器件打下基础。

中图为手性磁相互作用随厚度方向上成份梯度的变化趋势。在CoPt和FePt合金膜中,由于Pt的强自旋轨道耦合效应,随着成分梯度的增加,手性磁相互作用也相应变化。而在FeCu,CoCu以及FeNi合金膜中,由于不存在强自旋轨道耦合效应,成份梯度自身不会产生出手性磁相互作用。左下和右上角为具有正、负成分梯度样品的透射电镜数据

相关研究结果于4月20日以“体对称破缺诱导的手性磁相互作用(Quantifying the Dzyaloshinskii-Moriya Interaction Induced by the Bulk Magnetic Asymmetry)”为题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清华大学物理系科研助理张琪涵博士、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梁敬华助理研究员,兰州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2019级博士生毕开琦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清华大学物理系江万军副教授,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杨洪新研究员以及兰州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彭勇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论文合作者包括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柴国志教授、中科院物理所(东莞散裂中子源的朱涛研究员,以及德国亥姆霍兹研究院舒尔特海斯(H. Schultheiss教授等。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北京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高精尖芯片中心(ICFC)、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德国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新闻,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年第四届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国际会议(FAIML 2025)(2025-04-25)

2025年无线与光通信国际会议(CWOC 2025)(2025-04-25)

2025年计算机科学与神经网络国际会议(ICCSNN 2025)(2025-05-10)

SPIE出版|2025年遥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RSIT2025)(2025-05-18)

2025年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工程国际会议(EICTCE 2025)(2025-05-22)

2025年计算机游戏、仿真与建模国际会议(2025-05-22)

第十届组合数学与图论国际研讨会(CGT 2025)(2025-05-23)

2025年第三届亚洲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国际会议(CVIPPR 2025)(2025-05-23)

第四届机器视觉、自动识别与检测国际学术会议(MVAID 2025)(2025-05-23)

第九届能源技术与材料科学国际学术会议(ICETMS 2025)(2025-05-23)

2025智能交通、计算机科学与通信技术国际会议(ITCSCT 2025)(2025-6-11)

2025年公共关系与管理科学国际学术会议(ICPRMS 2025)(2025-5-4)

2025年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国际会议(ICCCVT 2025)(2025-5-18)

2025年经济管理、大数据应用与文化产业国际会议(IEMAC 2025)(2025-6-23)

2025年IEEE第三届电力科学与技术国际会议 (ICPST 2025)(2025-5-16)

2025年传感器、通信工程与电子信息工程国际会议(ICSCEEE 2025)(2025-6-24)

2025年能源利用、储能电池与电力电子国际学术会议(EUESB 2025)(2025-5-17)

2025语言、文化传播与艺术国际会议(ICLCCA 2025)(2025-6-15)

2025年核科学、应用物理与能源国际学术会议(NSAPE 2025)(2025-6-13)

2025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与计算机应用国际会议(AIMLCA 2025)(2025-5-9)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