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rmatology and Therapy期刊影响因子是多少呢?
2025/08/02
在众多医学研究者提交论文前的必查清单里,”Dermatology and Therapy影响因子”始终位居前列。这个由Springer Nature出版的开放获取期刊,2023年最新影响因子已攀升至5.8,较前两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作为专注于转化医学的皮肤科专业期刊,其学术影响力与临床实用价值的平衡,正在吸引越来越多中国学者的关注。
一、2023年核心指标解析
根据科睿唯安最新发布的JCR报告,Dermatology and Therapy在皮肤病学领域57本SCIE期刊中排名第15位,稳居Q2分区。该刊的引用半衰期达到7.1年,显著高于学科平均水平,说明其发表成果具有持久学术价值。值得注意的是,期刊自引率严格控制在3%以内,远低于国际公认的20%警戒线,保证了评价体系的客观性。
在稿源国际化程度方面,中国学者贡献度持续攀升。2022-2023年度数据显示,来自中国大陆的投稿量占比已达18%,同比增加5个百分点。这与期刊特设的”亚洲皮肤疾病诊疗进展”专栏密切相关,该专栏最新收录的14篇论文中,有5篇来自中国三甲医院皮肤科团队。
二、学术定位与特色专栏
不同于传统基础研究导向的期刊,Dermatology and Therapy明确聚焦”临床转化”与”真实世界研究”。其招牌栏目”治疗决策树”采用可视化流程图解构复杂病例,单篇最高下载量突破3万次。2023年新增的”生物制剂长期追踪”专栏,汇集了全球21项超过5年随访的观察性研究,为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等慢性病的全程管理提供新证据。
值得中国研究者关注的是,期刊正在加强数字诊疗工具的收录标准。最新公布的投稿指南特别指出,涉及AI皮肤影像诊断的研究,需提供至少三个种族人群的验证数据集。这项调整与我国《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形成呼应,为相关科研成果的国际转化架设桥梁。
三、审稿流程与发表策略
根据编委成员透露的内部数据,该刊初审周期中位数为14天,远快于同类期刊的28天平均水平。从投稿到在线发表的完整周期约3.5个月,这种高效运转得益于其独特的”双盲预审”机制——在正式送审前,编辑部会邀请领域内青年学者进行初步方法论评估。
针对中国作者常见的格式问题,期刊技术编辑团队提供免费预审服务。统计显示,使用此项服务的稿件接收率提升23%。特别是病例报告类文章,通过规范影像资料存储格式(要求DICOM原始文件备份),使得学术伦理审查通过率提高至91%。
四、开放获取模式的机遇
作为完全开放获取期刊,其2390美元的文章处理费包含在多数国家级科研基金报销范围。这种模式下,中国学者2022年度论文累计阅读量达42万次,是同影响因子区间传统订阅期刊的2.3倍。值得关注的是,期刊与ResearchGate建立的索引合作,使论文在发布6个月后的平均曝光量增加175%。
对于基层医疗机构的临床工作者,期刊推出的”移动诊疗证据速递”服务颇具吸引力。该服务将复杂研究结论转化为可视化诊疗路径图,通过微信小程序推送给注册医师。试点数据显示,使用该服务的基层医师皮肤病正确诊断率提升19%,处方规范性提高27%。
五、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编委会在2023年战略会议中透露,期刊将重点发展”真实世界数据融合分析”方向。计划引入区块链技术实现多中心数据的可信共享,这将为中医药治疗皮肤病的现代化研究提供新契机。已启动的”湿疹中西医联合治疗方案”全球多中心研究,首批12家参与机构中包含3家中国中医医院。
在学术评价体系改革方面,期刊宣布2024年起试行”临床影响因子”评估。该指标将统计论文发表后2年内,被纳入各国临床指南的次数及诊疗方案改进案例数。这种变革与我国卫生健康委推行的”疗效导向型科研评价”改革方向高度契合。
Dermatology and Therapy影响因子的持续攀升,折射出临床转化研究在皮肤科学界的价值重塑。对于中国研究者而言,把握该刊对真实世界证据的重视、善用其高效发表通道、关注新兴评价维度,将成为提升科研成果国际影响力的关键路径。
问题1:Dermatology and Therapy对病例报告类文章有何特殊要求?
答:要求提供DICOM格式的原始影像资料,建议附治疗前后皮肤镜动态对比视频,且需提交患者知情同意书的可验证电子签名版本。
问题2:该期刊的”临床影响因子”具体如何计算?
答:统计论文发表24个月内被纳入国家级诊疗指南的次数、引发医疗保险政策调整的次数、促成医疗器械/药品说明书修改的案例数等量化指标。
问题3:中国基层医师如何获取期刊的诊疗路径图服务?
答:通过”中国皮肤科医师联盟”微信小程序完成实名认证,即可免费订阅根据最新研究生成的动态诊疗决策支持系统。
问题4:中医药相关研究的发表需要注意哪些要点?
答:需提供中药材基原鉴定报告、煎煮工艺标准化文档,并附国际传统医学术语标准(ISO 23961)对照表。
问题5:区块链技术在期刊数据共享中的具体应用场景?
答:用于多中心临床研究的原始数据存证,确保各参与机构上传数据的时空戳验证,支持细粒度数据使用权管理。
文章来源【好学术】,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939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468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99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60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957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861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733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138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21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91
-
SCI论文插图全攻略:从规范解析08-01
-
国际学术会议参加经验是怎么样的呢08-01
-
掠夺性会议是怎么进行判断的呢?—08-01
-
SCI论文投稿费怎么交?202408-01
-
兰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22967
-
国际工学技术出版协会 2199
-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 20997
-
山东诚城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8077
-
中国兵工学会 21123
-
北京富邦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23185
-
重庆天宇物流有限公司 17998
-
上海宜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1923
-
上海东瀚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8116
-
张家界中国国际旅行社 18293
-
中国营养学会 20894
-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氢分子 2325
-
山东省山东大学 17965
-
EWAFSe 8066
-
中国针灸推拿协会 24106
-
中国项目管理协会 2196
-
中国能源环境科技协会 23051
-
国家新媒体基地管委会 1938
-
拓科技有限公司 21034
-
黑龙江大学水利电力学院 2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