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学术资讯
学术资讯
    快速准确地表征动物行为对神经科学研究至关重要。深度学习模型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实验室中的动物行为分析,然而,常见的深度学习模型通常依赖人工标注来完成训练,现存的姿态估计方法也不适用对社交行为中多个体频繁互动的分析。
    575
    细胞培养肉是近十年来细胞生物学和组织工程等学科交叉的新领域。以动物肌肉细胞为来源的培养肉,旨在解决传统畜牧业空间和能源耗费巨大、不环保的弊端。细胞培养肉的技术难点在于如何在体外大规模扩增肌肉和脂肪祖细胞,并诱导其朝着成熟细胞的方向高效分化;以及如何运用组织工程学技术,创造出微观结构上高度仿生的人造肌肉组织。
    526
    5G的高带宽、低延迟、高可靠等特性,不仅仅带来通信速率的提升,更为物联网、边缘计算等领域提供强大的连接能力,形成跨领域的技术融合,为产业的创新和变革提供基础:AI+5G融合推动更多的AI计算从终端走向边缘和云端,形成跨设备、跨场景的云边端协同。然而,业界缺乏对大规模5G网络,特别是独立组网(SA)的深入理解。
    831
    第一性原理计算已被广泛应用于物理、材料、化学、生物相关的科学研究。然而,受限于计算效率和精度,如何实现大尺度材料体系的第一性原理研究是该领域的一个重大挑战。
    612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副教授李越课题组近日提出使用近零介电常数(Epsilon-near-zero, ENZ)媒质构造几何无关的新型天线,使天线的工作频率不再与天线的几何形状有关,实现天线空间辐射特性和工作频率的独立设计。该成果为天线设计提供了全新的灵活性,在柔性电子、智能感知与无线通信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569
    近日,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张衍国教授、周会助理教授课题组2018级直博生于士杰等人在生物质水热转化的研究工作上取得新进展。他们通过解耦水热反应中的温度和压力,实现了纤维素的低温快速转化,并深入探究了纤维素的水热转化机理,拓宽了生物质水热转化领域的认知边界。
    728
    近日,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周青教授、聂冰冰副教授团队在探究智能汽车如何提升安全保护水平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危险场景智能汽车人员损伤风险动态预测方法。
    514
    作为化学合成的重要部分,催化反应在医药生产以及石油化工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对催化反应产率的提升或是新反应的开发都需要对其本征机理的明确解析。然而,对有机和有机金属催化过程的机理研究面临众多挑战,如众多活性的反应中间体的分离、错综复杂的物种转化关系解析以及物种相互作用的微观动力学分析等。
    465
    近日,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郭帅副教授与合作者在BCOV理论的A-模型结构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其论文“Polynomial Structure of Gromov–Witten Potential of Quintic3-folds(五次三维流形的Gromov-Witten势函数的多项式结构)”被国际顶尖数学期刊Annals of Mathematics接收。
    602
    一直以来,地震学界将道路振动视为影响地震观测的噪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探索利用这类绿色震源对地下结构进行探测和监测。10多年来,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高速铁路建设,高铁覆盖密度高、车次多,且具有很好的可重复性,因而成为国内学者的首要研究对象。
    560
    量子信息与拓扑物理是量子力学衍生出来的两个重要学科分支,其中量子纠缠态与拓扑相既是基础物理研究的核心内容,也是前沿技术发展的关键物理资源。量子纠缠是量子计算、量子模拟和量子通信等应用的关键资源,约20量子比特的量子纠缠态均已在光子、超导、离子和原子等体系中实现;然而,量子纠缠对量子器件加工、量子器件调控等过程中存在的完美性提出了苛刻的实验要求,使得量子技术在走向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432
    A编辑是近年来兴起的基因编辑技术。2019年,北京大学魏文胜课题组在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报导了新型RNA编辑技术LEAPER1。与以CRISPR为基础的DNA或者RNA编辑技术不同,LEAPER仅需要在细胞中表达特殊设计的RNA(ADAR-recruiting RNA, arRNA)即可招募细胞中内源脱氨酶ADAR,实现靶向目标RNA中腺苷A→肌苷I(鸟苷G)的编辑。由于无
    422
    储备池计算(Reservoir Computing)是一种低训练代价、低硬件开销的循环神经网络(RNN),在时序信息处理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波形分类、语音识别、时间序列预测等。
    731
    电流诱导力矩可以高效地实现电流驱动的磁畴壁移动及磁矩翻转,在自旋电子学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有望实现新型高性能磁存储器件。目前,大多数研究关注于具有强自旋轨道耦合的重金属体系,流过重金属中的电流通过自旋霍尔效应产生自旋流,自旋流与铁磁磁矩交换角动量进而诱导自旋轨道力矩。
    626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林金泰长聘副教授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黄刚研究员携联合研究团队,以2014年各个国家的消费和生产活动状态作为当今国际贸易环境背景,结合最新的污染物公共排放清单、国际贸易模型和地球系统模式,首次评估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消费活动相关的硫酸盐气溶胶对全球温度和降水的影响。
    524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赵荣生教授牵头主持制定的中国第一部抗肿瘤药物(大剂量甲氨蝶呤)循证用药指南Medication therapy of high-dose methotrexate: An evidence-based practice guideline of the Division of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Chinese Pharmacologic
    365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现代光学研究所、纳光电子前沿科学中心、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肖云峰教授和龚旗煌院士课题组首次讨论了光力微腔中的克尔孤子光频梳的存在,并揭示了一种新型的振动孤子态,为微腔克尔孤子光频梳的产生与调控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
    631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722012、81670740、82070805、81870535)等资助下,浙江大学孟卓贤研究员团队和国防科技大学朱凌云教授团队在饮食干预改善胰岛功能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733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1420105003、11327901、1525415)等资助下,东南大学孙立涛教授团队及合作者在可视化原子尺度制造原理及工艺方面取得进展。
    478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021003、41774008)等资助下,北京大学岳汉研究员、沈正康教授、黄清华教授等科研人员合作,融合多种观测数据反演了2021年玛多M7.4地震的破裂过程,揭示了分布式剪切应变是松潘-甘孜块体演化过程中的主要形变模式,为青藏高原的形变模式研究提供了新观点。
    554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620102003、21991112)等资助下,上海交通大学张万斌教授团队在肟不对称氢化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579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088102、22172011)等资助下,西湖大学孙立成教授团队与海外学者合作,在非均相电催化水氧化机理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553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1721303、11890693、12022303)等资助下,北京大学江林华教授领衔的团队在研究宇宙再电离能量来源问题上取得进展。
    599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1921006、11975034、U20B2025)等资助下,北京大学付恩刚团队和北京科技大学吕昭平团队合作,在材料抗辐照损伤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600
    视频编码是数字视频产业的基础性关键技术。随着视频监控、超高清视频广播等应用的快速普及,视频数据量急剧增长,如何实现视频数据的高效压缩与分析是视频大数据时代面临的核心问题。
    558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次:1307/1718页  共4294825条/页 转: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