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付恩刚团队和北京科技大学吕昭平团队在材料抗辐照损伤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24/04/25
![]() |
图 在高温离子辐照环境下,含高密度Ni(Al,Fe)纳米粒子的超晶格钢展现出超高抗辐照肿胀性能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1921006、11975034、U20B2025)等资助下,北京大学付恩刚团队和北京科技大学吕昭平团队合作,在材料抗辐照损伤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发现共格纳米粒子湮灭缺陷行为,揭示了其循环溶解再析出的缺陷湮灭机制,提出了通过超晶格纳米粒子动态无序—有序转变提高抗辐照损伤性能的全新材料设计策略。研究成果以“共格超晶格纳米粒子可逆无序—有序转变实现超高抗辐照性能(Superior Radiation Tolerance via Reversible Disordering-Ordering Transition of Coherent Superlattice)”为题,于2022年5月30日发表在《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上。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3-022-01260-y。
发展先进核能系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解决能源危机的重大需求和重要战略,其中重要的一环是研发高性能结构材料,特别是抗高温辐照的金属材料。核反应堆的结构材料在高温高剂量辐照等极端环境中长期服役且不可替换,其性能退化甚至失效与辐照空洞等典型缺陷的形成演变密切相关。长期以来,增强材料抗辐照能力的策略是通过引入界面来湮灭辐照缺陷,但在高温高剂量辐照下,界面不稳定性诱导缺陷累积与材料失效的这一瓶颈仍亟需解决。
针对这一科学问题,研究团队突破传统机制,通过在马氏体钢中引入完全共格结构的化学有序Ni(Al,Fe)金属间纳米析出相,在高温(400~600℃)辐照下,因其极低的形核势垒和极易发生的短程溶质重排主导的动力学行为,可快速进行有序—无序—有序循环动态转变;这种局域相变在限制溶质和点缺陷长程扩散的同时,通过增强溶质和缺陷的重组进而消除缺陷,并保持高密度析出相的动态稳定;最终在超高剂量离子辐照后仍无空洞,展现出超高抗辐照肿胀能力(图)。
该研究成果对开发工程应用新型抗辐照材料以及深入理解辐照机制都具重要意义。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939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468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99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60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957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861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733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138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21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91
-
SCI论文插图全攻略:从规范解析08-01
-
国际学术会议参加经验是怎么样的呢08-01
-
掠夺性会议是怎么进行判断的呢?—08-01
-
SCI论文投稿费怎么交?202408-01
-
广东新球清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1
-
cocoteacongress 23044
-
北京盛合技术研究院 21217
-
山西财经大学 21048
-
天津商业大学 23034
-
AIAAT 23947
-
北京海逸星空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17859
-
hksme 23036
-
上海麦峰 22924
-
北京三德纵横医院管理咨询公司 17977
-
QQ 7902
-
上海杉达学院 7863
-
HKSME 23112
-
嘉定优势会展服务社 20996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21082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8182
-
沈阳理工大学 18121
-
机械工业自动化学会 20914
-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抗菌产业 20982
-
华中师范大学 2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