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 交叉信息院段路明研究组实现高增益的微波单光子三极管
2024/04/23
近日,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段路明研究组在单光子三极管的研究工作中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在实验中利用超导量子电路实现了微波单光子三极管,并实现了高达53.4dB的增益和超过20dB的开关比,相比之前的器件提高几个量级。
电子三极管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器件,它既可以工作在数字电路中实现经典逻辑门,又能够用于模拟电路实现电流放大。与之类似,单光子三极管是一种能够通过单个栅极光子控制输入光信号开关和放大的光量子器件,在光量子网络和全光计算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但是由于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微弱,实现高性能的单光子三极管非常具有挑战性。在之前的工作中,有研究组借助单个原子、原子系综或者半导体量子点实现了光子之间的有效相互作用,研制出了光波频段的单光子二极管,但受限于这些体系中不完美的量子操控或者相对较弱的光和物质相互作用,单光子二极管的有效增益最高不超过100,开关比也相对较差,极大地限制了可能的应用。
图1. 单光子三极管的工作原理
在此项工作中,研究人员利用超导量子电路实现了极高增益和开关比的微波单光子三极管。如图1a和b所示,他们采用一个超导量子比特和微波谐振腔的耦合系统作为三极管的栅极,在栅极入射的单光子可以改变超导量子比特的状态,进而改变与之耦合的另一个微波谐振腔(提供源极和漏极)的共振频率,从而能够对在源极入射的微波光子完成开关操作。在实验中,研究人员用微弱的相干态微波信号模拟单光子态用作栅极的控制信号,他们发现单个光子的确能够有效的控制三极管的开启和关断,实现对源极微波信号的开关操作。由于源极微波光子数可以很高,这也相当于实现了对栅极单光子信号的有效放大。研究人员发现,该三极管可以在一个很大的源极信号强度范围内正常工作,这相当于实现了一个增益极高的单光子放大过程。如图2a和b所示,即使当源极的入射光子数接近106个的时候,该三极管依然可以有超过20dB的开关比,同时实现约53.4dB(相当于2.19×105)的增益,比之前的工作提高了三个数量级。这项工作为基于微波光子的量子网络和量子信息处理技术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图2. 极高增益和开关比的微波单光子三极管
本研究成果近日以“一种超高增益的微波单光子三极管”(An ultra-high gain single-photon transistor in the microwave regime)为题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2017级博士王志凌、2018级博士生鲍增晖和2020级博士生李严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论文通讯作者为段路明教授和张宏毅副研究员,其他作者还包括吴宇恺助理教授、2017级博士蔡伟州、博士后王韦婷、2017级博士韩玺月、2019级博士生王家辉、宋祎璞研究员和孙麓岩副教授。
该项目得到了科技创新2030-“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重大项目、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与支持。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新闻,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黄山市富伟会议会展公司 24132
-
青岛科技大学 18284
-
浙江理工大学 23029
-
哈尔滨工业大学 23023
-
仁济医院信息中心 21027
-
上汽商用车技术中心 18110
-
南京大学办公室 21120
-
广州科奥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23977
-
中国石油学会 21066
-
International As 7993
-
WILL 2256
-
博锐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2018
-
北京交通大学 23146
-
上海金钱豹大酒店 17943
-
Charlesworth Chi 23040
-
山东泉得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4202
-
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 2021
-
西安石油大学 23213
-
武汉致远会务 18060
-
天津大学 8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