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现代鸟类起源与演化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25/06/02
![]() |
图 现代鸟类的系统演化树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32020103005,31772441)等资助下,江苏师范大学伍少远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忠和院士、哈佛大学Scott Edwards院士、佐治亚大学刘亮教授等中美科学家合作,在现代鸟类起源与演化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结果以“基因组与化石证据揭示现代鸟类和被子植物在晚白垩纪同时兴起(Genomes, fossils, and the concurrent rise of modern birds and flowering plants in the Late Cretaceous)”为题,于2024年2月12日在线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73/pnas.2319696121。
现代鸟类的起源与演化一直存在很大争议,传统观点认为现代鸟类在大约6600万年前恐龙灭绝后起源,并快速演化。中美研究团队从124种鸟类基因组序列中提取到25,640个不同遗传位点的DNA序列数据,结合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化石记录,通过系统进化树构建、分子钟演化时间估算等分析,重建了现代鸟类的演化历史。研究结果表明,现代鸟类起源可以追溯至恐龙时代的白垩纪,而发生在约6600万年前的生物大灭绝事件对现代鸟类的演化并未产生显著影响。相反,约5500万年前的全球变暖事件,即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则影响了现代海洋鸟类的演化更替。在包含了近95%现代鸟类物种的新鸟小纲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一支全新的鸟类进化谱系,定名为水陆鸟类 (Aquaterraves), 包含了水鸟及其近缘种类。水陆鸟类与早期研究发现的陆鸟类 (Telluraves) 一起构成了新鸟小纲的两大谱系。这项研究也让人们对鸟类演化的时间线产生了全新的认知:相较于先前普遍认为的快速进化模式,现代鸟类的演化更倾向于缓慢而连续的过程,通过自然选择逐渐变化,并与被子植物、哺乳动物、鱼类和昆虫的演化辐射呈现出同步化的趋势。这一发现也支持了达尔文经典的物种演化渐变理论,为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演化的影响提供了新的例证。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2018年软件工程与服务科学国际 23954
-
广州市佰特会展有限公司 21195
-
武汉会议策划公司 23034
-
上海亚化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21109
-
重庆沛普文化交流服务有限公司 18108
-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 18025
-
上海闻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8393
-
中金建银投资管理(北京)有限责任 21203
-
庆格尔泰(武汉)文化有限公司 1950
-
深圳技术大学 8087
-
清华大学 21377
-
津安商务(天津)旅游会议有限公司 23117
-
中国化工企业管理协会 23998
-
IETP 1905
-
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 21074
-
郑州机械研究所 21292
-
上海唐朝酒店 17928
-
大连渤海明珠酒店 18254
-
北京海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916
-
上海浦东盛高假日酒店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