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王建军研究员团队在全球变化下溶解有机质热响应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24/03/26
![]() |
图 有机碳温度响应研究的概念模式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225708、92251304、42377122、42077052)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王建军研究员团队,在全球变化背景下有机碳环境响应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研究成果以“全球变化下溶解有机质的热响应(Thermal responses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under global change)”为题,于2024年1月17日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44813-2。
溶解有机质是水生生态系统中最大的活跃碳库之一,推动着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不同有机碳分子特征的多样性较高,使得预测全球碳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变得极具挑战。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定量有机碳环境响应力指数(iCER),该指数基于有机物分子特征的多样性,用以衡量有机碳对温度等环境变化的响应强度和响应方向。
该研究依托中国老君山和祁连山等山区海拔梯度,通过整合亚热带、温带和亚北极等三个气候区的环境响应力数据,揭示了气候变化与营养盐富集对溶解有机碳温度响应力的驱动机制。研究表明,溶解有机碳分子对温度的响应力与其分子特征相关联,表现为:降解程度越高的有机碳对温度具有越高的正响应,而难降解有机碳对温度具有负响应;每个有机碳分子对温度的响应力在不同气候区表现出类似的响应特征。这一结果首次从微观层面揭示了即使在不同气候区,有机碳分子对温度的响应具有普适性规律。对整体有机碳组成而言,低海拔地区具有更强的温度响应力,这一普遍规律在不同气候区均得以验证。当水体面临富营养化时,每增加1 毫克/升的氮负荷,温度响应力的敏感性增幅将高达22%。进一步研究发现,有机碳的温度响应力越大,水体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将越多。这表明,湖泊富营养化将进一步加剧有机碳对温度的敏感性。
该研究量化了有机碳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力,揭示了气候变化与营养盐富集对溶解有机物环境响应力的驱动机制,相关发现对未来全球变化情景下的有机碳源汇转换研究提供了理论方法和科学参考。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山东济南刘华商务 17914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1915
-
科严文化 2000
-
jieda 21160
-
北京药理毒理研究所 24158
-
西北工业大学 18216
-
呼伦贝尔金辉旅行社 18016
-
河南纳智博研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8033
-
GTCbio 2080
-
星旭 8172
-
ant 24102
-
北京华艺喜玛会展服务有限公司上海 21136
-
生物谷 24035
-
国际应用科学与技术协会 2207
-
江苏大学 18089
-
宁夏大学旅游系 23156
-
太原师范学院 2376
-
北京博捷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1945
-
西南交通大学 2053
-
北京邮电大学 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