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在借贷众筹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2025/06/01
图 心理距离对投资金额的影响模型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1802147、72172103)等资助下,天津大学吴懿副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柯玮玲教授、天津大学李悦雷副教授、清华大学林志杰副教授在借贷众筹研究领域取得进展。成果以“理解借贷众筹中出借人的投资行为:解释水平理论视角(Understanding Lenders’ Investment Behavior in Online Peer-to-Peer Lending: A Construal Level Theory Perspective)”为题,于2024年2月在《信息系统研究》(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在线发表。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287/isre.2020.0428。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借贷众筹作为科技金融创新模式,通过给中小微企业、低收入人群等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助力普惠金融发展。一方面,相较于传统金融模式,借贷众筹以其程序简化、透明度高、利率可观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的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机制,借贷众筹的违约风险较高,为出借人带来较大挑战。在高风险环境下,出借人需要时刻权衡借贷众筹的收益和风险并做出投资决策,明晰其具体投资行为对于准确识别金融风险并开展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借贷众筹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借方的融资行为,而对贷方的投资行为则关注较少,相关研究更是忽略了投融资活动中经济因素与社会因素之间的互动。
研究成果基于解释水平理论,探讨了借款利率以及借款人的人口属性(地理位置、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等)引起的心理距离对出借人的投资金额的影响(图)。研究探讨了地理距离和社会距离两种典型的心理距离对出借人投标金额的直接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心理距离如何调节借款利率的两面性(回报率和风险)对投标金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理距离的增加减少了出借人的投标金额,这一发现证实了“本土偏好”效应的存在;而社会距离的增加反而提高了出借人的投标金额。此外,借贷双方的地理距离和社会距离增强了借款利率对投标金额的正向影响。
研究深化了有关风险性在线交易市场中投资者行为理论,明晰了借贷众筹中借款利率“收益-风险”的双重性,揭示了个体的“认知-情感”双路径决策过程及其交互机制。研究为加强借贷众筹平台的风险管理和资源配置机制,促进科技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管理启示。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6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2461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4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77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4295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96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619
-
2025年国自然正式放榜!08-27
-
SCI论文中的数据引用,如何避免08-15
-
EI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有什么本质08-15
-
国内期刊EI与核心有什么区别?三08-15
-
怎么查找前几年的EI期刊源?科研08-15
-
如何准确验证论文是否被SCI收录08-15
-
机械类EI期刊投稿全攻略:从实验08-15
-
SCI论文DOI号查找全攻略:学08-15
-
纳米操作、制造与测量国际会议(M 2173
-
上海讯丰商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21238
-
武汉大学 21101
-
昆明市兴达会议有限公司 18133
-
武汉千学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8111
-
耐奥公共关系机构 17886
-
中国科技大学 2164
-
云南大学 18000
-
北京国际温泉酒店体育健身中心 21243
-
西北工业大学 1951
-
同有技科 22979
-
中国水利技术信息中心 1931
-
重庆燕泰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18026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24126
-
International As 7993
-
北京昭顺文化传播中心 18073
-
美国科研出版社 2108
-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3991
-
受不鸟会展公司 22986
-
广州市育才中学 22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