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学院合作揭示翻译调控型T-box核糖开关折叠与tRNA识别耦联的结构与动态机制
2024/03/28
T-box核糖开关是一类位于革兰氏阳性细菌mRNA的5’非翻译区的顺式作用RNA元件。革兰氏阳性菌是一大类包括可引起结核病、坏疽、肉毒中毒、炭疽热、心脏内壁炎症和其他疾病的病原体。T-box核糖开关长度通常在300核苷酸以下,可分为适配体结构域和表达平台结构域。T-box核糖开关通过其适配体结构域识别和结合特定的tRNA并感知其3’末端的氨酰化状态,引发下游RNA元件构象状态的转变进而在翻译水平或转录水平调控下游基因的表达,这些下游基因通常与氨基酸的代谢密切相关。与其他核糖开关一般通过识别小分子代谢物或离子调控基因表达的机制不同,T-box核糖开关基因表达调控的功能主要是通过两个高度结构化的RNA(即T-box核糖开关和tRNA)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的。近年来多种T-box核糖开关与tRNA复合物的三维结构已被解析,但是分子内和分子间的RNA-RNA相互作用是如何促进T-box核糖开关折叠和发生结构转变进而形成特定构象状态以发挥生理功能的机制仍不清楚。
11月15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方显杨研究组与清华大学生命学院陈春来课题组合作,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题为“翻译调控型T-box核糖开关折叠与tRNA识别耦联的结构与动态机制”(Structural and dynamic mechanisms forcoupled folding and tRNA recognition of atranslational T-box riboswitch)的研究论文。研究中,研究人员整合应用小角X射线散射(SAXS)技术、单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smFRET)技术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探究了来自皮疽诺卡氏菌(Nocardia farcinica)的特异性识别异亮氨酸的ileS T-box核糖开关适配体结构域(包含stem I, stem II和stemIIA/B茎环元件)在溶液中的折叠与构象动态,揭示了由镁离子及ileS-tRNA结合调控的T-box核糖开关适配体结构域的折叠动态过程和相应的自由能面,为深入理解RNA-RNA相互作用对RNA折叠与识别的重要影响以及发展和理性设计靶向RNA的新型抗生素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研究中,为实现对T-box核糖开关适配体结构域的多对位点荧光探针标记(dense labeling)进而利用smFRET技术全面研究其构象动态,方显杨研究组设计并化学合成了碱基被炔基修饰的NaM非天然核苷酸NaM(NaMCO),结合研究组此前设计合成的碱基被氨基修饰的TPT3非天然核苷酸(TPT3A),发展了基于非天然碱基系统(NaM-TPT3)的长链RNA位点特异性荧光探针正交标记技术(图1)。通过重叠延伸PCR以及体外转录,可向RNA的特定位点引入化学修饰的非天然碱基(NaMCO, rTPT3A),随后通过点击化学以及NHS酯基与氨基的化学反应可将正交的荧光探针(如Cy3, Cy5)与非天然碱基相耦联,从而实现对RNA的位点特异性荧光标记。该方法突破了传统RNA位点特异性标记技术如化学合成等在RNA长度、标记位点、标记效率及对结构的干扰等方面的局限性,将极大推动和拓展smFRET技术在研究长链RNA构象动态以及解析其三维结构中的应用。

图1. 基于非天然碱基系统的RNA位点特异性荧光标记技术
利用基于非天然碱基系统的位点特异性正交荧光标记策略,研究人员在T-box核糖开关适配体结构域上选择了七对标记位点,构建了一个密集的标记网络,得以全面的探究tRNA及镁离子诱导的T-box核糖开关适配体的构象动态。研究发现,镁离子可以稳定stemIIA/B假结结构,使其与stemII结构域共轴堆积,进而诱导stemI与stemII结构域的预对接,使T-box折叠为可以结合tRNA的活性构象,而tRNA的结合则进一步诱导了stemI与stemII结构域的对接。此外,研究者也利用SAXS技术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建立了T-box核糖开关不同长度的转录中间产物(T77, T89)在不同镁离子条件下的溶液结构模型,并结合突变实验进一步证实了stemIIA/B假结结构以及S-turn结构基序在T-box识别tRNA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综合上述实验结果,研究者们提出了镁离子及tRNA介导的T-box核糖开关适配体的共转录折叠模型(图2),揭示了在转录过程中T-box核糖开关各个结构元件相互协同调控促进其折叠,最终保证其能高效、快速识别tRNA的分子机制。总的来说,该工作揭示了镁离子以及分子内或分子间的RNA-RNA相互作用之间的微妙平衡在调控T-box核糖开关折叠以及功能中的作用。

图2. 镁离子及tRNA介导的翻译型T-box的折叠模型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方显杨研究员与清华大学生命学院陈春来副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博士后牛晓林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清华大学生命学院2017级博士生徐钟河,方显杨研究组研究助理张宇帆为研究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左孝兵博士收集了SAXS数据。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先导项目B、北京市生物结构前沿研究中心、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以及清华大学“水木学者”计划的经费支持。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新闻,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年11月优质学术会议推荐 16
-
2025年机器视觉、智能成像与模式识 392
-
2025年第七届控制与机器人国际会议 576
-
2025年智能光子学与应用技术国际学 1529
-
2025年机械工程,新能源与电气技术 1790
-
2025年计算机科学、图像分析与信号 2065
-
2025年材料化学与燃料电池技术国际 1861
-
2025年自动化前沿系统、智慧城市与 10-23
-
2025年信息光学、遥感技术与机器视 10-23
-
2025年数字人文、文化遗产与语言学 10-23
-
2025年神经科学、生物信息学与智能 10-23
-
2025年语言认知、人工智能与计算建 10-23
-
2025年社会科学、应用语言学与人文 10-23
-
2025年传统机械、动力学与智能装备 10-23
-
2025年图像处理、物理建模与结构设 10-23
-
2025年两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1145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4758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2033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193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844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513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2840
-
清华大学地学系阳坤课题组揭示全球10-20
-
历史时期极端干旱灾害的数据评估和10-20
-
“清华化学百年论坛:塑造化学的未10-20
-
研究揭示植物激素独脚金内酯作为跨10-20
-
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46MW大容10-20
-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九疆电力建10-20
-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学院马韫韬教授团10-20
-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学院本科生在一区10-20
-
UBM China 21170

-
北京个人 18053

-
温州大学建工学院 21134

-
企升会展公司 1997

-
京机北械工程学院 18059

-
西南交通大学 2100

-
全国医药技术市场协会 2145

-
长征医院中医科 21375

-
北京富邦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23268

-
武汉青博盛学术服务有限公司 2141

-
沈阳医科大学 18393

-
IAASE 22948

-
全国高科技农业循环产业发展中心 2151

-
北京富来宫温泉山庄 1946

-
apise 21005

-
北京工经联科技信息中心 18128

-
武汉科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1928

-
安顺市建设工程交易服务中心 17991

-
合肥工业大学图书馆 21290

-
中国科学院科学时报 2031

















4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