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科研信息

中国海洋大学首篇介绍中国近代海洋气象学发展历史的英文文献正式发表

2025/09/05

中国海洋大学首篇介绍中国近代海洋气象学发展历史的英文文献正式发表

文章导读
你是否好奇中国海洋气象学如何从零崛起?国际首篇英文文献揭秘1920-1980年发展史诗,聚焦先驱蒋丙然与王彬华的拓荒传奇!蒋丙然引入西方气象学,推动本土化,创立中国气象学会,破解知识传播难题;王彬华深化海洋气象,出版全球唯一海雾专著《海雾》,创办首个专业,实现从理论到应用的跨越。文章还原师徒传承,探讨战争动荡与语言壁垒如何塑造学科,填补国际科学史空白。解锁这段尘封征程,见证中国科学从奠基到深化的里程碑。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8月25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傅刚教授、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原院长端义宏在国际知名出版集团ELSEVIER旗下Geosystems and Geoenvironment(《地球系统与地球环境)期刊,发表题为“Initial development of marine meteorology in China: Insights from two pioneers Prof. Pingjan Tsiang and Prof. Binhua Wang”(中国海洋气象学的肇始征程——两位先驱者蒋丙然与王彬华的拓荒志)的论文,还原了1920年至1980年中国海洋气象学从“起步奠基”到“专业深化”的发展脉络,这是国际学术界首篇介绍中国近代海洋气象学发展历史的英文文献。文章聚焦蒋丙然先生与王彬华先生的学术贡献,梳理了师徒二人“科学传承”的历史脉络,探讨了主权争夺、战争动荡、语言壁垒对中国近代气象学的影响,填补了国际科学史界对中国海洋气象领域先驱学术成就的认知空白。

青岛是中国近代气象学(含海洋气象学)的发源地。1898年德国建造的“青岛观象台”作为远东三大观象台之一,是中国最早系统开展海洋气象观测(含气象、潮汐等)的平台。1924年10月10日,蒋丙然先生与其他科学家在青岛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气象学会,在推动中国海洋气象学发展的进程中,蒋丙然先生与其弟子王彬华先生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受历史条件所限,两人学术成果多以中文发表——蒋丙然先生仅有一篇法语论文。王彬华先生的著作《海雾》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一部全面系统研究海雾的权威专著,1985年该书由中国海洋出版社和世界著名的图书出版公司Springer-Verlag公司组织翻译成英文,在世界各地发行。

文章系统介绍了两位学术大师的生平和贡献。蒋丙然先生是中国近代气象学的“引入者与奠基者”之一,他早年留学比利时,专攻农业气象,后受高鲁先生邀请投身现代气象领域,是中国最早系统掌握西方气象学理论(早于挪威Bergen气象学派气旋模型)、学成后归国实践的学者之一。蒋丙然先生的杰出贡献在于完成“西方气象学本土化的初始转化”。1915年至1921年,他连续出版五部气象学著作,虽以期刊增刊形式发行,却成为中国首批气象学教材,破解了学科起步阶段“知识传播无介质”的核心难题。他创立中国气象学会并长期任职,推动气象观测标准化、搭建区域观测网络,为海洋气象学发展构建了组织与制度框架。

王彬华先生于1935年师从蒋丙然先生研习气象,是中国海洋气象学的“深化者”之一,实现了气象学向海洋气象分支的精准聚焦与系统拓展。他自20世纪40年代起聚焦海雾研究,1983年出版中文版《海雾》专著,1985年推出英文版Sea Fog,这是全球首部系统研究海雾的学术专著。他将中国沿海海雾观测数据与海雾物理机理相结合,形成“现场观测→理论研究→国际传播”的闭环,标志着中国海洋气象学从“数据积累”迈入“理论体系化”阶段。此外,1956年他在山东大学创办中国首个海洋气象专业,推动学科从“学术研究”转向“人才培养”,完成海洋气象学的专业学科化转型。1959年他组织开展了中国首次人工造雾试验,将海洋气象知识与军事、农业应用相结合,践行了“理论-应用”的科学发展逻辑。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生物学、环境工程与清洁能源国际会议(ICBEECE 2025)(2025-09-05)

第七届 IEEE 能源、电力与电网国际学术会议(IEEE-ICEPG 2025)(2025-09-12)

2025环境、气候变化与生物科学国际会议(ECCBS 2025)(2025-09-13)

2025年第七届先进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与通信国际会议(CSITC2025)(2025-09-19)

第十届机械制造技术与材料工程国际学术会议(MMTME 2025)(2025-09-19)

第九届交通工程与运输系统国际学术会议(ICTETS 2025)(2025-09-26)

第六届智能计算与人机交互国际研讨会(ICHCI 2025)(2025-09-26)

第五届机电一体化技术与航空航天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MTAE 2025)(2025-09-26)

2025年先进制造技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国际会议(ICAMTMEA 2025)(2025-10-01)

2025-2026年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运行科研资金全过程管理使用高级研修班(苏州)(2025-10-22)

2025年教育技术与经济发展国际会议(ETED 2025)(2025-11-19)

2025计算机与人工智能、通信技术国际学术会议(CAICT 2025)(2025-10-30)

2025年生物多样性与环境科学国际会议(ICBES 2025)(2025-10-20)

第六届医学人工智能国际学术会议(ISAIMS 2025)(2025-10-24)

2025年商业管理、金融与贸易国际学术会议(ICBMFT 2025)(2025-10-29)

2025翻译、语言学与传播学国际会议(TLCS 2025)(2025-10-18)

2025年医药卫生与生物工程国际会议(ICMHB 2025)(2025-10-30)

2025纳米材料、生物学与物理学国际会议(ICNBP 2025)(2025-10-21)

2025年生物技术、农业与畜牧业国际会议(ICBALI 2025)(2025-9-18)

2025年结构抗震,建筑与安全管理国际会议(SSRBSM 2025)(2025-9-23)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