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刘志博课题组报道“与”逻辑控制的肿瘤靶向药物递送系统
2024/03/27
近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系、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刘志博教授课题组在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An 'AND' Logic-Gated Prodrug Micelle Locally Stimulates Antitumor Immunit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道了一种新型的“与”逻辑控释前药胶束,用于共同递送化疗药物和免疫激动剂,实现精准联合治疗。
“与”逻辑控释前药胶束用于化疗联合免疫治疗
刺激响应型纳米药物基于可控制释放策略,可以提高肿瘤靶向性,降低药物的副作用。但是,疾病靶标在生物体内不是独一无二的,单一刺激响应型纳米药物难以精准识别疾病部位。基于双重可控释放策略在疾病精准鉴别的积累(ACS Central Science, 2022, 8, 837—844),刘志博课题组进一步发展了“与”逻辑控制的肿瘤靶向纳米药物递送系统。
作者通过共价键将化疗药物喜树碱(CPT)、聚乙二醇亲水段和“与”逻辑触发基团相连,获得的两亲性分子可以通过自组装形成稳定的前药胶束。同时,免疫激动剂(DMXAA)通过π-π堆积和疏水相互作用被封装到前药胶束中。药物释放是由肿瘤微环境中富集的硼氨酸(BAA)和内源性活性氧(ROS)共同控制的。这些“与”逻辑控释前药胶束在小鼠体内实现了化疗药物和免疫激动剂的肿瘤靶向递送,从而显著增强体内免疫激活和抗肿瘤功效。
综上,该研究巧妙设计了“与”逻辑控制的肿瘤靶向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实现了对肿瘤微环境的灵敏响应和精准调控。该体系由独特而单一的两亲性分子构成,使其成为一个相对均匀的系统,可以作为精确可编程药物分子的一个概念原型,为新型抗肿瘤药物的设计开发和临床转化提供有益的思路。
刘志博为该文通讯作者,陈梦琪博士和王春洪博士为该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王轩宇同学、涂智宇同学和丁泽轩博士为该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北京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对该工作提供了支持。该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北京昌平实验室、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以及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的资助。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939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468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99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60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957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861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733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138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21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91
-
SCI论文插图全攻略:从规范解析08-01
-
国际学术会议参加经验是怎么样的呢08-01
-
掠夺性会议是怎么进行判断的呢?—08-01
-
SCI论文投稿费怎么交?202408-01
-
《医药导报》编辑部 22890
-
北京富来宫温泉山庄 1870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近红外光谱分会 23081
-
安徽建行客户服务中心 21028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21259
-
北京市海淀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研 21020
-
中国康复医学会 21077
-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社 20861
-
上海凌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8019
-
上海同济大学 20922
-
VFEAVW 7929
-
HKSME 23940
-
中国药理学会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 23025
-
金豆实业公司 20989
-
IETP-Association 23999
-
昆明精进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17984
-
杭州第一世界大酒店 23032
-
哈尔滨工业大学 1918
-
湖北经济学院 23085
-
沈阳博思教育 23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