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师范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甲烷低温高效选择性氧化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24/04/15
![]() |
图 疏水性配位不饱和MOFs催化剂甲烷液相氧化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91845201、92145301、22102106)资助下,沈阳师范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赵震教授与张航副教授团队在甲烷低温液相高效选择性氧化生成甲醇方面取得进展。该研究通过模仿自然界中颗粒甲烷单加氧酶(pMMO)活性结构,在亲水性MOFs催化剂表面进行疏水改性,利用MOFs平台构筑了仿生限域的双核铜配位不饱和活性位(Cu(I)),成功提高甲烷选择氧化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研究成果以“Efficient catalysts of surface hydrophobic Cu-BTC with coordinatively unsaturated Cu(I) sites for the direct oxidation of methane(具有配位不饱和Cu(I)位点的表面疏水Cu-BTC高效催化剂用于甲烷直接氧化)”为题,于2023年2月27日在线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PNAS),论文链接: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206619120。
甲烷作为天然气和页岩气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储量丰富的化石能源,将其转化为液体燃料,如甲醇等C1含氧化合物可以实现天然气的高效利用,对我国经济发展和能源结构优化尤为重要。但是甲烷分子的高度对称性以及高的碳氢键能,导致其低温活化很难,被誉为催化领域“圣杯”级的反应。
研究团队经过多年研究,在深入理解自然界中甲烷单加氧酶金属活性位点特征的基础上,通过一步法疏水改性,既能将亲水性MOFs变成疏水性材料以提高催化剂稳定性,又能生成双核铜配位不饱和Cu活性位点来活化甲烷。实验结果表明,该新型催化剂能使甲烷在温和条件下高效转化成甲醇等C1含氧化合物,选择性高达99.6%,产率为10.67 mmol/gcat./h。该研究思路有效克服了MOFs催化剂在水相中不稳定的难点。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939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468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99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60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957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861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733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138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21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91
-
SCI论文插图全攻略:从规范解析08-01
-
国际学术会议参加经验是怎么样的呢08-01
-
掠夺性会议是怎么进行判断的呢?—08-01
-
SCI论文投稿费怎么交?202408-01
-
国际应用科学与技术协会 2160
-
华汉广告公司 21006
-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 20973
-
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 23000
-
北京外研社国际会议中心 18163
-
阜阳师范学院 1920
-
第四届经济和管理工程国际会议 23420
-
张家界光明国际旅行社会 20891
-
广东海洋大学 17933
-
长白山明华会议 21093
-
江苏大学财经学院 2267
-
中华国际交流协会 1917
-
上海凌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8018
-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 23169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1988
-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 7945
-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23039
-
巨成科技 8275
-
北京艾尚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7922
-
玩具有限公司 1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