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科研信息

中国农业大学 | 生物学院袁红莉、杨金水团队在多聚物降解菌群物种协作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2025/08/02

文章导读
你是否想过,微生物世界里的“搭便车者”其实是维持系统稳定的关键?中国大袁红莉、杨金水团队在《PNAS》发表最新成果,揭秘木质纤维素降解菌群中“降解者”与“非降解者”如何互利共生:非降解菌并非寄生,反而通过提供厌氧环境和关键营养因子,支撑降解菌高效工作。研究首次揭示资源分化与酶表达下调双重机制,防止资源被过度掠夺,实现群落功能长期稳定,并成功构建可稳定产异丙醇的合成菌群。这项发现不仅颠覆了传统认知,更为生物制造中人工菌群设计提供了全新范式。
— 内容由好学术AI分析文章内容生成,仅供参考。

7月22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简称PNAS)在线发表生物学院袁红莉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论文《降解者与非降解者之间的互利关系稳定了天然多聚物降解菌群的功能》Mutualism between degraders and nondegraders stabilizes the function of a natural biopolymer-degrading community)。该研究系统揭示了非降解菌如何通过提供关键生态因子反向塑造降解菌生态位,进而与降解菌协同实现稳定高效的木质纤维素降解,为理解复杂微生物群落中的资源分配与功能维持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微生物对天然多聚物的降解在维系地球碳循环和生态系统功能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传统观点认为,这一过程主要由分泌胞外酶的“降解者”驱动,将复杂的多聚物分解为可被微生物利用的小分子产物。然而,这些被视为“公共资源”的产物也会被群落中的“非降解者”消耗,从而引发群体功能丧失甚至崩溃的风险。尽管存在资源被剥削的隐患,自然微生物群落也广泛存在降解者与非降解者的共存与合作机制,而其生态逻辑长期以来未被系统阐明,限制了人类对于多聚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中国农业大学 | 生物学院袁红莉、杨金水团队在多聚物降解菌群物种协作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天然木质纤维素降解菌群中稳定互作机制解析和高效人工菌群构建

该研究以课题组前期富集得到的天然木质纤维素降解菌群EMSD5为基础。该菌群在超过100次传代中表现出较高的结构与功能稳定性,能将木质纤维素中难以降解的半纤维素组分高效地转化为异丙醇(Liu et al., Bioresour Technol, 2019),展现出极高的工业应用潜力。在此基础上,团队结合多组学分析及共培养实验,发现非降解菌不仅非被动依附者,反而可通过提供厌氧环境和必需营养因子(如生物素)来重塑降解者的生态位,成为菌群稳定的重要贡献者。

进一步研究表明,降解者之间通过胞外酶的底物特异性实现分工协作,同时,它们还采取了两种策略——资源分化与酶表达下调——来共同限制水解产物泄露,避免非降解者的过度利用,维持群落结构与功能的稳态。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将降解菌的关键木聚糖酶基因异源表达于E. coli,并与异丙醇产生菌协同设计出具有明确分工和代谢互利关系的合成菌群(如图示)。该系统不仅能够稳定、高效地将半纤维素转化为异丙醇,还验证了自然互作机制工程化的可行性。

该研究通过对微生物互作机制的精准解析与重构,深化了我们对多聚物降解菌群稳定性机制的理解,并为合成微生物系统的理性设计与功能优化提供了新范式,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与生物制造应用前景。

生物学院博士后刘亮为文章第一作者,袁红莉教授与杨金水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田长富教授(中国农业大学)、王淼啸研究员(电子科技大学)、罗莹博士后(中科院微生物所)、汪恩涛教授(墨西哥国立理工大学)以及黄娅茹、姜婷婷、赵宏文、余启军等参与了研究工作。研究过程中,亚利桑那州立大学Glen D’Souza教授提供了重要建议,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汪洋教授提供了宝贵的实验材料支持。项目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中国农业大学“2115人才发展计划”资助。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大学 ,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艺术、服装设计与纺织科学国际会议(FDTS 2025)(2025-07-26)

第八届声学、振动、噪声控制国际研讨会(CAVNC 2025)(2025-08-09)

2025年矿山工程、地质工程与环境工程国际会议(ICMEGEEE 2025)(2025-08-10)

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AI)赋能科技成果评估转化与高价值专利布局高级研修班(8月青岛)(2025-08-13)

第六届清洁能源与电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CEPE 2025)(2025-08-15)

2025年可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ICTBAI2025)(2025-08-21)

2025年第三届智能制造与自动化前沿国际会议(CFIMA 2025)(2025-08-22)

第六届物联网、人工智能与机械自动化国际学术会议 (IoTAIMA 2025)(2025-08-22)

第五届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国际学术会议(MCAI 2025)(2025-08-22)

第十届工程机械与车辆工程新进展国际学术会议(ICACMVE 2025)(2025-08-22)

2025年水利水电与能源动力会议(WRHEP 2025)(2025-9-4)

2025水利科学技术、工程技术防护与智能建造国际会议(TPIC 2025)(2025-9-30)

2025年机械工程、模型设计与智能制造国际会议(ICMEMDIM 2025)(2025-8-28)

2025年低碳经济与环境保护国际会议(ICLCEEP 2025)(2025-8-10)

2025年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国际会议(ICESSE 2025)(2025-9-6)

2025产品设计、艺术与人文发展国际会议(ICPDAHD 2025)(2025-9-15)

2025年数据科学、体育分析与运动健康国际会议(ICDSSASH 2025)(2025-9-17)

2025心理健康、运动与体育技术国际会议(ICMHSST 2025)(2025-8-27)

2025教育、语言与文化交流国际学术会议(IACELCE 2025)(2025-8-8)

2025生态学、机器人技术与环境监测国际会议(ERTEM 2025)(2025-8-18)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