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在成瘾记忆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24/04/16
![]() |
图 成瘾线索调控成瘾记忆的突触动态重塑机制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822017、82101565)等资助下,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袁逖飞教授团队在成瘾记忆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提取-消退成瘾记忆需要AMPA受体转运(Retrieval-extinction of drug memory requires AMPA receptor trafficking)”为题,于2022年12月23日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在线发表。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d6642。
成瘾的核心症状是强烈心理渴求导致的复吸行为,其临床风险因素为药物或药物相关线索的暴露。但成瘾线索如何提取成瘾记忆,最终导致强烈渴求与冲动用药行为,目前尚不清楚。该研究在前期发现内侧前额叶(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mPFC)是成瘾者毒品相关线索加工核心区域的基础上,利用动物模型,进一步揭示了成瘾线索诱发mPFC区域谷氨酸受体转运的动态机制。研究发现,正常动物mPFC区域锥体神经元的谷氨酸突触传递以钙离子不通透型AMPA受体(Calcium-impermeable AMPARs,CI-AMPARs)为主,成瘾后出现谷氨酸传递的增强;成瘾线索暴露10分钟后,成瘾动物mPFC区域锥体神经元上的谷氨酸突触传递会迅速下降,伴随了钙离子通透型AMPA受体(Calcium-permeable AMPARs,CP-AMPARs)的突触组分减少和快速下膜的过程。这一现象可长达6小时,此后突触传递强度又恢复到线索诱发前的状态。研究者利用靶向性多肽工具干扰CP-AMPA受体的下膜,发现线索提取促进消退训练的现象会被阻断;进一步干预CP-AMPA受体再次上膜的记忆再巩固过程,可有效阻断复吸行为。CP-AMPA受体的动态转运过程由多巴胺1型(D1)受体的激活所介导(图)。
本研究揭示了成瘾线索与成瘾记忆互作的突触动态重塑机制,阐明了mPFC区域谷氨酸受体转运参与成瘾行为调节的重要作用,为成瘾的干预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939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468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99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60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957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861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733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138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21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91
-
SCI论文插图全攻略:从规范解析08-01
-
国际学术会议参加经验是怎么样的呢08-01
-
掠夺性会议是怎么进行判断的呢?—08-01
-
SCI论文投稿费怎么交?202408-01
-
仁济医院信息中心 20982
-
FREAFEW 23955
-
上海翱蒲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21150
-
北京鸿腾瑞达广告有限公司 2231
-
海南大学 18267
-
北海世博商务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23047
-
北京联佳业广告有限公司 8353
-
成都鼎坚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18001
-
国际工学 2097
-
巨燈照明有限公司 20992
-
南京医格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1150
-
中国水利教育协会 2047
-
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培训部 23156
-
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 18115
-
武汉csip主办方 18059
-
香港机械工程师协会 1993
-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17965
-
百奥泰WCO-2015 22850
-
河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8036
-
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7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