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科研信息

北京理工大学团队在构筑类富勒烯铌钒笼簇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4/03/21

近期,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胡长文教授和迟瑛楠教授团队在基于{Nb(V5)}五角星的类富勒烯铌钒笼簇构筑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Fullerene-like Niobovanadete Cage Built from{Nb(V5)} Pentagon”为题,发表在化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2024, e202320036)上。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迟瑛楠教授和华南师范大学兰亚乾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北京理工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化学与化工学院博士研究生张迪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

多钒氧簇(POVs)是多金属氧簇(POMs)的一个重要分支,合成结构新颖的POVs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以{MO6}八面体为主构筑的POMs不同,POVs中V原子呈现出多种配位几何构型。由于{VO5}四方锥构型的存在,使POVs易形成有趣的笼状结构。自1978年,首例笼状{V18}合成以来,一系列高核POV笼簇,如{V15}、{V16}、{V18}、{V22}、{V34}、{V30Sb8}先后被报道。尽管如此,POVs的核数仍然远远小于其他POMs分支,例如:{Mo368}、{Nb288}、{W119Se8Fe2}等。在POVs在构筑中,缺少可以利用的构筑基元,这可能是导致POVs发展缓慢的一个原因。具有类富勒烯结构的团簇,因其独特的分子美学和有趣的物理化学性质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在类富勒烯团簇的形成中,五边形基元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对于POV簇而言,由于V原子半径较小,难以形成{V(V5)}五角星基元,因此合成具有类富勒烯结构的POV笼簇面临着巨大挑战。

图1 类富勒烯POV笼簇合成思路。

基于以上研究现状,胡长文教授和迟瑛楠教授团队首次在POV簇的合成中引入铌源,调控Nb、V两种原料的水解与聚合速率,利用铌源水解产生的{NbO7}诱导生成异金属{Nb(V5)}五角星构筑基元,制备了一例具有 I  h 对称性的纯无机类富勒烯POV笼簇:K11Na4H3{(V2O)V30Nb12O12 (H2O)12}·37H2O(V30Nb12)。该化合物由12个{Nb(V5)}五角星构筑基元通过与5个相邻的{Nb(V5)}五角星构筑基元共用V原子的方式连接而成。在类富勒烯V30Nb12中,30个V原子恰好位于截半二十面体的顶点上。从几何角度上看,V30Nb12所在的截半二十面体和富勒烯C60所在的截角二十面体可看作一对兄弟,两者都属于阿基米德固体,都通过正十二面体截边而形成。

图2 类富勒烯V30Nb12的结构示意图。

在V30Nb12中,12个Nb原子连接形成一个正二十面体{Nb12},嵌套在V原子形成的三十二面体{V30}中,Nb原子恰好位于五边形的中心(图3)。这种排布方式将{Nb12}的 I  h 对称性传递到整个POV骨架。这一拓扑结构与已经报道的{Ti42}相似,不同的是V30Nb12笼簇是一个纯无机结构,而{Ti42}是一个被异丙醇包裹的官能化笼簇。由于V30Nb12表面具有暴露的氧原子,因此以V30Nb12为前驱体,加入Cu源和乙二胺,得到了一例Cu配合物修饰的一维链状结构:[Cu(en)2]0.8[Cu(en)(H2O)2]0.7[(V2O)V30Nb12O102(H2O)12]∙21H2O∙4.5en(Cu-V30Nb12)。

图3 (a) V30Nb12和Ti42对比。(b) 一维Cu- V30Nb12的合成与结构。

V30Nb12可以溶于水中,ESI-MS测试不仅证明该结构在水中保持稳定,而且发现在笼簇内部存在两个V原子。IR和PXRD证明,V30Nb12浸泡在常见的有机溶剂中结构保持稳定。BVS和XPS数据表明,V30Nb12结构中所有的V均为正四价。PXRD表明,V30Nb12在空气中放置一年以上结构保持稳定。在V30Nb12水溶液循环伏安测试中,可以观察到两个VIV→VV氧化峰和一个VV→VIV还原峰。此外,Cu-V30Nb12作为电催化剂,室温条件下,无需添加额外的氧化剂或添加剂可实现甲苯的转化,得到苯甲醛和N-N-苄基乙酰胺两种高附加值产物,总法拉第效率达到99.7%。综上,这项工作不仅成功制备了首例纯无机的类富勒烯V30Nb12笼簇,而且发现了新的{Nb(V5)}五角星构筑基元,利用这一基元有望构建其他新颖的POV笼簇,推动POM化学的发展。

图4 V30Nb12的ESI-MS、浸泡稳定性、XPS及CV测试。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 22271014, 21971010)、教育部原子分子簇科学重点实验室和北京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的支持。该工作得到了河北师范大学林政国教授、河南大学张超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方习奎教授的帮助。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02/anie.202320036


附课题组简介:

胡长文教授、迟瑛楠教授课题组致力于多金属氧簇的结构设计及催化性质研究。研究内容涉及多金属氧簇的合成及自组装化学,多金属氧簇电催化有机小分子化,多金属氧簇基催化材料构筑及催化高附加值有机小分子合成,多金属氧簇催化化学战剂/污染物分子降解。目前,该课题组已在铌钒/钒铌氧簇构筑、多金属氧簇催化化学战剂分子降解、有机小分子电催化转化等方面取得了系列进展。相关研究工作在 Angew. Chem. Int. Ed. 、 J. Am. Chem. Soc.、  A  CS  .  Catal.  、J.  Mater. Chem. A  、J  . Catal. 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北京理工大学,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艺术、服装设计与纺织科学国际会议(FDTS 2025)(2025-07-26)

第八届声学、振动、噪声控制国际研讨会(CAVNC 2025)(2025-08-09)

2025年矿山工程、地质工程与环境工程国际会议(ICMEGEEE 2025)(2025-08-10)

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AI)赋能科技成果评估转化与高价值专利布局高级研修班(8月青岛)(2025-08-13)

第六届清洁能源与电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CEPE 2025)(2025-08-15)

2025年可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ICTBAI2025)(2025-08-21)

2025年第三届智能制造与自动化前沿国际会议(CFIMA 2025)(2025-08-22)

第六届物联网、人工智能与机械自动化国际学术会议 (IoTAIMA 2025)(2025-08-22)

第五届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国际学术会议(MCAI 2025)(2025-08-22)

第十届工程机械与车辆工程新进展国际学术会议(ICACMVE 2025)(2025-08-22)

第九届电气、机械与计算机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EMCE 2025)(2025-10-17)

2025年高性能计算与先进算法国际学术会议(HPCAA 2025)(2025-8-29)

2025年运输系统、交通工程与物流管理国际会议(ICTSTELM 2025)(2025-8-27)

2025年生物学、生态工程与环境国际会议(ICBEEE 2025)(2025-8-9)

2025智慧体育、健康大数据与信息技术国际学术会议(SHBDIT 2025)(2025-9-8)

2025年无人系统、智慧交通与自动化控制国际会议(IUSTA 2025)(2025-9-24)

2025年社会科学、艺术学与数字媒体技术国际会议(SSADMT 2025)(2025-9-19)

2025人类学、遗传学与生物学国际会议(ICAGB 2025)(2025-8-18)

2025年公共卫生、医疗创新与健康管理国际会议(PHMIHM 2025)(2025-9-16)

2025思想政治与教育文化国际会议(ICIPEC 2025)(2025-9-9)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