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于吉红院士与海外学者合作在超大孔分子筛合成领域取得进展
2024/04/16
![]() |
图 一维硅酸盐链到三维超大孔分子筛的拓扑缩合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288101)等资助下,吉林大学于吉红院士和陈飞剑教授团队与国内外合作者在新型三维稳定超大孔分子筛合成领域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经由一维到三维的拓扑缩合合成新型三维稳定超大孔分子筛(A 3D Extra-Large Pore Zeolite Enabled by 1D-to-3D Topotactic Condensation of a Chain Silicate)”为题,于2023年1月20日在线发表在《科学》(Science)上。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e1771。
沸石分子筛是一类结晶性微孔材料,因其具有可调控的活性中心、分子择形和筛分、水热稳定性好等特性,作为催化材料、吸附材料在石油炼制、石油化工、煤化工、日用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由于分子筛晶化机理不明晰,实现特定分子筛结构的定向合成极具挑战,其中三维稳定超大孔硅酸盐分子筛一直是分子筛领域孜孜以求的目标,然而数十年来鲜有突破。
该研究团队首先合成了一种新颖的1D链状硅酸盐材料ZEO-2,经高温煅烧直接发生拓扑缩合生成了3D稳定的全连接超大孔分子筛ZEO-3。ZEO-3具有3D十六元环(16MR)和十四元环(14MR)穿插超大孔道结构,是首例具有全连接三维超大孔道稳定结构的纯硅分子筛,是迄今为止已知的密度最小的二氧化硅多晶型。ZEO-3具有超高的稳定性,1200 oC煅烧仍保持稳定,其比表面积超过1000 m2/g,与其他沸石和金属有机框架相比,展现出优异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吸附处理性能。进一步对其进行骨架杂原子掺杂或作为催化剂载体负载金属活性中心,有望在大分子催化、石油化工等诸多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图)。
该研究成果中1D到3D拓扑缩合新机制的发现,对新型分子筛的设计合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0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7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188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1406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410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8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1248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725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706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921
-
【院校速递】今日院校科研十大要闻04-30
-
学生党焦虑:With Edito04-30
-
投稿前如何避免争议?- 三步走策04-30
-
投稿系统遭遇技术瓶颈?解析Wit04-30
-
小修=录取通知书?警惕学术期刊的04-30
-
南京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 20912
-
广州国际大健康博览会高峰论坛 20786
-
大连百奥泰国际会议有限公司 1841
-
杭州爱丁堡酒店 17853
-
国际工学技术出版协会 7881
-
江苏省姓氏文化研究会 17826
-
中国化工学会培训中心 1834
-
中国农科院资源区划所 20843
-
湖北武汉古凡网络科技 23857
-
中国能源学会 17963
-
中国杂志社 22806
-
国家新媒体基地管委会 1829
-
中国医疗卫生产业发展组委会 20909
-
青岛亚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17768
-
2018年信息科学与技术国际会议 20826
-
深圳市汉威展览策划有限公司 17825
-
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科学发展观研 22813
-
上海决策者经济顾问有限公司 17782
-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20834
-
海军工程大学 2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