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科研信息

工物系牵头的CDEX合作组首次实现基于高纯锗探测器的暗物质-电子相互作用的直接测量

2024/04/18

近年来天文学和宇宙学的观测结果强烈暗示着暗物质的存在,同时暗物质这一理论模型也对我们理解物质的起源及宇宙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暗物质的直接探测是当前物理学界一个炙手可热的课题。近几十年来,对暗物质的直接探测实验,包括基于液态稀有气体的实验XENON、PandaX、DarkSide等,以及基于固体探测器的实验包括SENSEI、DAMIC、EDEIWEISS和CDMS等都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暗物质质量依据不同的理论分布在一个十分宽广的范围内,从极重的原初黑洞到极轻的中微子都是暗物质可能的候选者。此前,暗物质直接探测实验所针对的质量范围多集中在GeV到TeV量级,也就是弱相互作用重粒子(WIMP)所在的质量范围。近年来,为了扩宽实验的灵敏区域,对更轻质量的暗物质进行探测,暗物质-电子相互作用这一物理通道也被重视起来,并被应用在各大实验中。

图1. 暗物质-电子相互作用示意图

对于固体探测器中暗物质-电子相互作用事例率的计算,最棘手的是晶体形状因子的计算。传统的计算手段,主要包括半解析的近似方法,以及基于第一性原理进行的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这些方法只能计算极低能区的预期能谱,其能量范围被限制在~50eV的水平,低于高纯锗探测器的典型阈值(几百个eV)。最近,坦纳·特里克(Tanner Trickle等人发展了一套新的计算方法,在DFT计算的基础上,利用全电子重建的方法恢复DFT计算波函数内的高动量成分,并结合半解析方法对远离禁带的电子能态进行分析,使得暗物质-电子相互作用能谱的计算范围延伸到了~keV的水平。基于实验的高曝光量及低本底的优势,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牵头的中国暗物质实验合作组(China Dark matterEXperiment,CDEX)成功地对暗物质-电子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有竞争力的结果。

图2.暗物质-电子相互作用预期能谱。左图:锗探测器内部电子能态示意图,不同能态被分为核电子(“core, c”),价带(“valence, v”),导带(“conduction, cd”)与自由电子(“free, f”)。中图:不同跃迁过程贡献的预期能谱,能量范围扩展到高纯锗探测器能量阈值以上。右图:卷积能量分辨率后的预期能谱以及CDEX-10实验能谱

CDEX合作组基于CDEX-10的205.4公斤天的数据,建立了基于高纯锗探测器的暗物质-电子相互作用的分析方法,首次给出了基于高纯锗探测器的暗物质-电子相互作用直接探测结果。在世界主流的基于固体探测器的暗物质-电子相互作用直接探测实验中,本工作给出了在>100 MeV/c2的质量范围内国际领先的限制结果,证实了高纯锗探测器对暗物质-电子相互作用进行直接探测的可行性,也展示了高纯锗探测器这一技术路线在暗物质-电子的物理通道方面所具有的巨大潜力。

图3.CDEX-10给出的暗物质-电子相互作用灵敏度限制。左图:重媒介子情况下CDEX-10给出的排除线,在质量大于100MeV的暗物质质量区间内,给出了国际上主流的基于固体探测器的暗物质-电子相互作用直接探测实验中,对暗物质-电子相互作用截面最灵敏的限制;右图:轻媒介子情况下CDEX-10给出的排除线

11月21日,上述研究成果在国际物理学知名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在线发表,题为“基于CDEX-10实验的对sub-GeV质量的暗物质与电子相互作用的限制(Constraints on Sub-GeV Dark Matter–Electron Scattering from the CDEX-10Experiment)。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2019级博士生张震宇为论文第一作者,工程物理系岳骞研究员和杨丽桃助理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项目的经费资助,以及清华大学暗物质实验平台和自主科研计划的经费支持。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新闻,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艺术、服装设计与纺织科学国际会议(FDTS 2025)(2025-07-26)

第八届声学、振动、噪声控制国际研讨会(CAVNC 2025)(2025-08-09)

2025年矿山工程、地质工程与环境工程国际会议(ICMEGEEE 2025)(2025-08-10)

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AI)赋能科技成果评估转化与高价值专利布局高级研修班(8月青岛)(2025-08-13)

第六届清洁能源与电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CEPE 2025)(2025-08-15)

2025年可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ICTBAI2025)(2025-08-21)

2025年第三届智能制造与自动化前沿国际会议(CFIMA 2025)(2025-08-22)

第六届物联网、人工智能与机械自动化国际学术会议 (IoTAIMA 2025)(2025-08-22)

第五届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国际学术会议(MCAI 2025)(2025-08-22)

第十届工程机械与车辆工程新进展国际学术会议(ICACMVE 2025)(2025-08-22)

2025年生物学、农业信息化与电气化国际会议(ICBAIE 2025)(2025-9-12)

第四届环境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国际学术会议(ERSGIT 2025)(2025-10-17)

环境与生物多样性国际研讨会(ICEB 2025)(2025-11-28)

2025年材料化学与复合材料国际会议(MCCM 2025)(2025-10-10)

2025年能源材料与动力工程国际会议(ICEMPE 2025)(2025-9-16)

2025年医学人工智能、微生物学与生物工程国际会议(IMABE 2025)(2025-8-19)

2025年应用经济学与管理创新国际会议(ICAEMI 2025)(2025-9-6)

2025年互联网技术与教育信息化国际会议(ITIE 2025)(2025-8-27)

2025年教育与培训、金融与资产管理国际学术会议(ICETFAM 2025)(2025-9-20)

2025年光学传感与成像技术国际会议(ICOSIT 2025)(2025-8-9)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