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叶春翔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文提出大气活性氮外部循环特征
2024/03/26
氮氧化物(NOx=""NO+NO2)和气态亚硝酸(HONO)是重要的大气活性氮物种,它们参与自由基生成和循环,深刻影响大气氧化性。在近源地区(高NOx环境),NOx和HONO之间的相互转化,即“内部循环”,是大气活性氮的主要循环途径。内部循环的一个重要产物是大气核心氧化剂OH自由基,由HONO光解生成。随着NOx在大气中被氧化生成更高氧化态的活性氮(NOz),内部循环逐渐受到抑制。除内部循环外,NOx和HONO也能够由NOz通过表面催化、微生物活动等途径再循环生成,这一过程在论文中被称为活性氮的“外部循环”。在背景地区(低NOx环境),外部循环是NOx和HONO的重要来源,进而极大地促进当地内部循环、自由基以及O3的化学生成。
大气活性氮的内部循环和外部循环
外部循环的机理和动力学研究表明,当前对外部循环特征及其环境影响的认识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以颗粒态硝酸盐光解这一外部循环途径为例,受颗粒物理化性质影响,不同环境中的颗粒态硝酸盐光解速率常数相差三个数量级以上。因此,有限的颗粒态硝酸盐光解速率常数的实验室测量结果难以被应用到异地研究和模式机理中。针对这一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认识外部循环的新视角,即利用外场观测数据分析总结外部循环特征、量化外部循环的环境影响。
依托NSF/NCAR C-130航测平台,研究收集了大气活性氮及其循环相关物种的19次航测数据。航测覆盖了高NOx的烟羽气团到低NOx的背景大气,支撑了从高到低NOx环境活性氮循环特征变化的研究。此外,研究利用GEOS-Chem全球模式模拟了观测同期的活性氮及其循环相关物种浓度,提供了内部循环情境下活性氮的基准分布特征。基于观测数据与模型模拟结果对照,研究揭示了外部循环的三个特征:1)活性氮浓度比值特征,即高HONO/NO2比值和高NO2/NOy(=""NOx+NOz)比值;2)活性氮日变化特征,即非U形日变化;3)HONO是外部循环的中间产物。
观测(蓝色)与GEOS-Chem模拟(红色)的大气活性氮分布特征
研究进一步利用观测数据,验证了外部循环对活性氮收支的影响随环境NOx浓度的降低而增强。该结果提示外部循环在维持背景大气环境活性氮浓度水平和分布特征上具有决定性作用。外部循环进而促进背景大气OH自由基初次生成和循环生成,提升背景环境大气氧化性。该研究结果显示,不纳入外部循环导致模式对背景大气氧化性低估40%。
外部循环(上图)和内部循环(下图)在活性氮收支中的贡献随NO2浓度的变化
近日,相关研究成果以“Synthesizing evidence for the external cycling of NOx in high- to low-NOx atmospheres”为题,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叶春翔研究员为论文第一和通讯作者。论文合作单位包括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法国巴黎东大学、南开大学等多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5151)资助。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939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468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99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60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957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861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733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138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21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91
-
SCI论文插图全攻略:从规范解析08-01
-
国际学术会议参加经验是怎么样的呢08-01
-
掠夺性会议是怎么进行判断的呢?—08-01
-
SCI论文投稿费怎么交?202408-01
-
上海讯丰商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21191
-
上海经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17948
-
中推联合医学研究院 22890
-
东南大学 2017
-
GTRS 8028
-
金湖县卫生局 17937
-
辽宁省医学会学术部 17977
-
NBX 7849
-
北京艾尚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8042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病研 18004
-
北京似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2903
-
中国建设科学院 24014
-
美国科研出版社 2053
-
生物谷 23056
-
合肥达研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7891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18178
-
云南昆明中国国际 18658
-
上海优势商务咨询有限公司 20956
-
上海遐永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8021
-
哈尔滨医科大学 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