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NEUROLOGY的影响因子到底有多高?解密神刊的学术价值
2025/08/02
作为神经科学领域的顶级期刊,《JOURNAL OF NEUROLOGY》2023年最新影响因子正式出炉。根据科睿唯安6月发布的最新数据,这本由Springer出版的权威期刊当前影响因子达到8.6,相较去年提升了9.3%,在临床神经病学领域排名进入全球前15%。这个数字不仅反映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更揭示了国际神经系统疾病研究的活跃度。
一、全球神经病学的学术坐标系
在临床神经病学期刊的矩阵中,《JOURNAL OF NEUROLOGY》持续保持独特定位。相比《LANCET NEUROLOGY》的18.3高影响因子,JNEUROL更侧重基础与临床的转化研究。其收录的脑卒中分子机制论文,常常与《STROKE》形成互补。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刊对新型诊断技术的报道权重逐年增加,近3年发表的AI辅助诊断论文引用率高达32次/篇。
结合最新发布的Scopus CiteScore指标,该刊在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的文献覆盖率已达89%。2024年特刊将聚焦朊病毒疾病和tau蛋白病,这对阿尔茨海默病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来自梅奥诊所的统计显示,该刊审稿周期中位数压缩至14天,投稿接收率稳定在29%,在同类期刊中表现优异。
二、影响因子背后的科研风向标
自2018年以来,该刊影响因子呈现稳健增长曲线。从新冠疫情期间的神经后遗症专题,到最近的多发性硬化治疗突破,期刊始终把握学科脉搏。特别在2022年推出的数字神经病学专栏,已累计产生14篇高被引论文。德国神经病学会的年度报告指出,该刊论文被临床指南引用频次同比增长40%。
在学术评价体系变革的背景下,JNEUROL率先引入三维评价指标。除了传统影响因子,还公布Altmetric关注度指数(平均67分)和临床证据等级(87%文章达LEVEL 2以上)。中国学者在该刊的发文量近5年增长120%,其中华山医院团队关于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入选年度十佳论文。
三、神刊审稿人的内部视角
作为国际编委成员,伦敦大学学院教授艾玛·史密斯透露:编辑团队特别关注研究设计的临床转化价值。在最近处理的投稿中,有38%因统计效力不足被拒。值得注意的新动向是期刊要求所有干预性研究必须提供原始数据共享方案,并在方法部分增加AI工具使用声明。
投稿指南2023版特别强调病例报告的新标准——需包含至少12个月的随访数据和生物标志物验证。对于转化医学研究,优先考虑具备多中心验证队列的项目。近期接收的帕金森病肠道菌群研究,就整合了欧洲五国8个中心的代谢组学数据。
四、中国学者的登顶之路
统计显示,2022-2023年中国机构在该刊的发文占比已达17.6%,比五年前提升近10个百分点。首都医科大学团队关于视神经脊髓炎的诊断标准修订建议,引发国际同行广泛讨论。但在基础研究领域,国内投稿接受率仍低于欧美实验室,主要问题集中在疾病模型验证不足。
中科院神经所的成功案例显示,联合使用类器官和单细胞测序技术可显著提升稿件竞争力。深圳医院团队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多中心数据共享的研究,成为今年最快过审论文(9天接收)。期刊还特别开设”亚洲神经病学”专栏,为区域性高发疾病研究提供展示平台。
五、未来三年预测与投稿策略
根据主编埃里克·霍兰德的前瞻报告,期刊将在2025年前重点布局三大方向:神经免疫交叉领域、数字疗法评估体系、以及基于真实世界证据的治疗方案优化。对于年轻学者而言,结合生物信息学的临床队列研究最容易获得审稿人青睐。
值得关注的投稿窗口是每年3月的多发性硬化特刊和9月的神经遗传学专刊。编委会建议投稿前参考近三年同类型论文的研究体量,如脑小血管病研究建议纳入至少300例影像学随访数据。在方法学部分,需明确说明AI算法的可解释性和伦理审查细节。
与展望:
《JOURNAL OF NEUROLOGY》当前8.6的影响因子,精准反映了其在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的枢纽地位。随着精准医学时代的到来,期刊正通过强化数据共享标准、推动跨学科融合,持续提升学术影响力。对于致力于神经科学研究的学者而言,这不仅是一个展示成果的平台,更是把握学科趋势的重要窗口。
问题1:JNEUROL的最新影响因子是多少?
答:根据2023年6月科睿唯安发布的数据,《JOURNAL OF NEUROLOGY》最新影响因子为8.6,较去年增长9.3%。
问题2:该期刊在临床神经病学领域的排名如何?
答:在全球临床神经病学期刊中排名前15%,CiteScore指标显示其神经退行性疾病文献覆盖率达89%。
问题3:中国学者近年在该刊的表现如何?
答:2022-2023年中国机构发文占比17.6%,五年增长120%,深圳医院团队创下9天接收记录。
问题4:投稿需要注意哪些新要求?
答:需提供原始数据共享方案、AI工具使用声明,病例报告要求12个月随访数据和生物标志物验证。
问题5:期刊未来重点方向有哪些?
答:2025年前重点布局神经免疫交叉、数字疗法评估、真实世界证据优化三大领域。
问题6:如何提升投稿竞争力?
答:建议采用类器官与单细胞测序结合技术,脑小血管病研究应包含300例以上影像随访数据。
文章来源【好学术】,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939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468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99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60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957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861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733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138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21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91
-
SCI论文插图全攻略:从规范解析08-01
-
国际学术会议参加经验是怎么样的呢08-01
-
掠夺性会议是怎么进行判断的呢?—08-01
-
SCI论文投稿费怎么交?202408-01
-
湖南科技大学 20990
-
武汉工程大学 20947
-
張家界中國國際旅行社 17906
-
北京中外企业人力资源协会 1896
-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23345
-
武汉丰易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7957
-
天津市仪器仪表学会 20918
-
百奥泰 2132
-
湖南长沙市碧桂园凤凰酒店(原威尼 22949
-
大连理工大学 18326
-
中山大学 2354
-
广州番禺群欣 17903
-
同译视创会展公司 23111
-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868
-
重庆风雅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23081
-
华北理工大学 18059
-
广州恒斌展览有限公司 1882
-
中国稀土学会 22920
-
湖南会议接待服务中心 24409
-
上海来溪会务服务有限公司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