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在能源转型与共同富裕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25/06/01
图 “能源-贫困-不平等”多重可持续发展目标协同的理论框架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23B2019、72022014)资助下,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李明来与其导师李聪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张林教授团队、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郑华研究员以及海外合作者针对能源转型的收入分配效应开展研究,相关成果以“能源-贫困-不平等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基于大规模中国家庭的分析与预测(Energy-poverty-inequality SDGs: A large-scale household analysis and forecasting in China)”为题,于2024年12月30日在线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73/pnas.2408167121。
消除贫困、推行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和减少不平等均是联合国旨在2030年实现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如何在有限时间约束内实现多重可持续发展目标成为亟需破解的瓶颈问题。该研究从能源转型驱动的家庭收入分配状态变动机制切入,突破了将能源转型视为经济增长结果的传统观点,提出了驱动包容性增长的能源路径,验证了“能源-贫困-不平等”多目标协同推进的可行方案。
研究构建了“能源-贫困-不平等”多重可持续发展目标协同的理论框架(图)。将清洁能源转型、人力资本积累、劳动力供给和收入分配等纳入到统一框架下进行系统分析,揭示了能源转型驱动共同富裕的路径机理与边界条件,为推进能源公正转型提供了理论支撑。采用工具变量等因果推断方法,发现推广清洁能源有助于促进家庭收入增长和减少不平等,探明了优化收入分配格局的能源路径。通过评估能源转型的健康效益与劳动供给结果,发现清洁能源的收入分配效应主要由人力资本提升和时间分配改善驱动,厘清了多重可持续发展目标耦合推进的起效机理。最后,测算了推动能源转型的成本收益与收入分配前景。通过对炉具补贴、燃料补贴和宣传推广等多重能源转型路径的情景模拟,发现能源转型整体具有良好的经济可行性与社会效益。
该研究表明政策制定者可以将“能源-贫困-不平等”的耦合关系纳入决策,协同推进多个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加快实现双碳目标和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启示。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694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399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08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535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794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793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73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501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064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143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12
-
分享几种信息检索的方法,高效获取07-23
-
EI检索索引:类型分享,优化你的07-23
-
计算机领域文献的Ei检索:流程详07-23
-
EI检索参考,文献问题分析07-23
-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信息中心 23163
-
中华两岸经贸繁荣促进会北京办事处 22950
-
ZL 22893
-
怀思会议 22881
-
中国农村卫生协会 21083
-
合肥工业大学图书馆 24230
-
湖南红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0914
-
大连百奥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7868
-
美国科研出版社 2054
-
HKSME 23043
-
山东建筑大学 21338
-
天津市乾坤通翻译有限公司 18098
-
杭州新西湖会展有限公司 17912
-
海洋国旅国际会展部 18086
-
理实环球国际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8296
-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1141
-
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 21243
-
中能学(北京)信息咨询中心 17951
-
江苏省医学会 21038
-
上海同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8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