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刘志博课题组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发表生物正交化学用于体内前药激活的综述
2024/03/26
如何使用化学工具应对肿瘤治疗的难题,是生物正交反应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传统的肿瘤治疗药物常常伴随严重的副作用,前药策略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常用手段。前药本身不具有药物活性,受到刺激时在肿瘤部位转化为活性药物,从而降低药物的副作用,同时保留治疗效果。目前,临床上批准的前药通常利用酶或微肿瘤微环境的化学刺激进行激活,然而该内源性的化学激活手段可能导致药物的脱靶毒性。相比之下,外源刺激响应的前药有望解决该难题,生物正交反应是构建外源刺激响应前药的关键。
近期,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系刘志博教授课题组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上发表了题为“Bioorthogonal Chemistry for Prodrug Activation In Vivo”的综述,总结了近年来化学刺激和物理刺激驱动的前药激活领域的最新进展。该文章从临床需求的视角出发,提出了评价外源激活效果的标准,探讨了改善外源激活策略的方法,为新药和新药策略的研发提供了指导。
生物正交反应的化学工具箱
随着SQ7730药物进入II期临床试验,生物正交反应介导的前药激活策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从临床角度来看,该策略在临床应用中面临的挑战是需要对前药和激活剂的生物分布、稳定性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并协调二者的给药时间和给药剂量,否则前药和激活剂在正常组织中的富集可能导致严重的副作用。通过实时、定量的放射性分子影像对前药或激活剂进行示踪与定量分析,可以解决上述难题,协调给药时间和剂量,优化治疗效果。
综述还详细总结了物理刺激,如近红外光、电离辐射、中子和超声波在前药激活中的应用。这些物理刺激手段在诊断和治疗中广泛使用,具有高度的临床相关性。随着医疗设备和技术的进步,它们能够更精准地实现肿瘤靶向。值得注意的是,物理刺激更适用于治疗原发性病变,而对于多发性肿瘤或转移瘤的治疗,可能需要更复杂的策略,例如释放免疫佐剂或利用肿瘤靶向的放射性药物诱导药物释放。这也说明,该领域未来的研究和药物研发需要多学科专家的共同努力。
这项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昌平实验室、中央地方科技发展项目引导基金和李革赵宁生命科学青年研究基金的资助。刘志博是文章通讯作者,北京大学博雅博士后傅群峰博士和博士研究生申思涌为共同第一作者。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939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468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99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60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957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861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733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138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21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91
-
SCI论文插图全攻略:从规范解析08-01
-
国际学术会议参加经验是怎么样的呢08-01
-
掠夺性会议是怎么进行判断的呢?—08-01
-
SCI论文投稿费怎么交?202408-01
-
VFEAVS 8171
-
VERBI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8065
-
北京理工大学 24108
-
西北大学 7903
-
北京创维未来信息咨询中心 17893
-
上海麦峰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23019
-
巩义市欧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17923
-
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 21281
-
欧盟中国经济文化委员会 18080
-
中国药理学会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 23025
-
海南大学 24236
-
西北工业大学 21119
-
工程信息研究院 23123
-
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 21040
-
中铁绿建控股有限公司 23052
-
华源科创(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8131
-
上海首美展览有限公司 8079
-
维科信息产业研究中心 22938
-
EWAFSe 8066
-
湖南长沙市碧桂园凤凰酒店(原威尼 22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