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材料学院雷霆课题组在Science Advances发文报道高性能有机半导体纤维的连续生产
2024/04/18
纤维具有独特的一维结构、优异的柔韧性和可编织性,非常适合无缝集成到织物和可穿戴设备中,在可穿戴电子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对于纤维电子而言,机械性能和电学性能都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同时实现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器件性能仍面临挑战。共轭高分子优异的光电性能使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将其加工成纤维将进一步拓展其在可穿戴设备中的应用。然而,共轭高分子较差的机械性能和不成熟的纺丝工艺阻碍了其在纤维电子和可穿戴领域的应用。
近日,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雷霆研究员课题组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了题为“Continuous production of ultratough semiconducting polymer fibers with high electronic performance”的研究论文(DOI: 10.1126/sciadv.adk0647)。该研究提出了“流动增强结晶”(flow-enhanced crystallization,FLEX)的湿法纺丝技术,该技术通过流动剪切和拉伸作用将高分子聚集体解聚和预排列,进而将多种共轭高分子纺成纤维,并实现了纤维的连续化生产(图1)。与传统的湿法纺丝方法不同,作者提出减少高分子聚集,促进高分子链在拉伸流和剪切流作用下解聚的思路,通过进一步调控凝固浴中的溶剂扩散模式和后牵伸,获得了良好取向和结晶的高分子半导体纤维。有趣的是,作者在纤维中观察到烷基侧链的有序排列和结晶行为,这种现象在薄膜中从未观察到过。
图1. 文中使用的高分子半导体材料和FLEX连续纺丝方法示意图
FLEX方法增强了高分子链在纤维中的有序排列和结晶,使制备的纤维具有优异机械性能和电学性能,并可应用于可穿戴和生物电子器件(图2A)。作者发现,这些纤维展现出高的n型掺杂电导率和独特的应变电导率增强特性(图2B),并可被用于纤维热电(OTE)和纤维有机电化学晶体管(OECT)器件。与传统的薄膜器件相比,纤维器件均展现出性能的飞跃(图2C—D)。其中,纤维热电器件的功率因子(PF)和纤维OECT的跨导(g m,A)均为目前报道的最高值之一。基于高性能的纤维OECT器件,作者还开发了乳酸传感器和心电信号传感器,表现出良好的灵敏度和信噪比。
图2. 共轭半导体纤维出色的电学性能与可穿戴及生物电子应用
研究表明,通过FLEX纺丝制备的高分子半导体纤维展现出超越传统薄膜材料的电学和力学性能,并在可穿戴和生物电子器件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该研究提出的FLEX纺丝方法以及流体力学调控策略将作为一种通用的方法和策略,为高分子半导体材料的生产和应用提供新思路。
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志副研究员是本文的第一作者,雷霆是通讯作者;该工作还得了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邵元龙研究员和吕世贤研究员等的帮助。该研究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博士后科学基金,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分子材料与纳米加工实验室(MMNL)仪器平台和北京大学高性能计算平台等的支持。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939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468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99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60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957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861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733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138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21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91
-
SCI论文插图全攻略:从规范解析08-01
-
国际学术会议参加经验是怎么样的呢08-01
-
掠夺性会议是怎么进行判断的呢?—08-01
-
SCI论文投稿费怎么交?202408-01
-
电子科技大学第十三届小波智能媒体 23061
-
华源科创(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8131
-
中国民航大学 18111
-
哈尔滨工程大学 21037
-
北京盛合技术研究院 21217
-
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21037
-
温州瑞腾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7952
-
搜会网(会议场地预定网) 20981
-
北京乾圆国学文化研究院 2018
-
教育咨询 1907
-
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7989
-
成都至上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2012
-
河南理工大学 21127
-
广东省唯港商务 18168
-
百奥泰集团 23969
-
武汉青博盛学术会议+云会议 2027
-
上海学米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8290
-
鼎盛文化产业投资公司 17935
-
HKSME 23049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