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海洋细菌产生冷室气体二甲基硫方面的合作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5/06/01
图1 MddH蛋白的最大似然系统发育树
图2 全球海水和海洋沉积物中mdd基因及转录本的丰度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92251303、32370118、42376101)等资助下,中国海洋大学张晓华教授团队与英国东英吉利大学Jonathan D. Todd教授团队在海洋细菌产生冷室气体二甲基硫方面的合作研究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广泛存在于多种海洋细菌中的新型冷室气体二甲基硫产生酶(An S-methyltransferase that produces the climate-active gas dimethylsulfide is widespread across diverse marine bacteria)”为题,于2024年8月28日在《自然•微生物》(Nature Microbiology)在线发表。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64-024-01788-6。
二甲基硫(dimethylsulfide,DMS)是海洋中主要的挥发性硫化物,其氧化产物可作为云凝结核促进云的形成,减弱太阳光辐射至地表的强度,起到“冷室气体”的效果,对全球气候变暖产生负调控作用。海洋中DMS的主要生物来源被认为是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dimethylsulfoniopropionate,DMSP)的裂解。此外,甲硫醇和硫化氢的甲基化也能够产生DMS,但介导这一过程的关键酶甲基转移酶MddA主要存在于陆地环境中,在DMS大量产生的海洋环境中丰度极低,因此长期以来,海洋环境中该途径对于DMS产生的贡献往往被忽略。张晓华教授和Jonathan D. Todd教授研究团队发现并鉴定了存在于海洋盐单胞菌中的一种全新的甲基转移酶MddH,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全面表征。该酶可高效利用甲硫醇和硫化氢产生大量DMS,其催化效率比已知的MddA高约一个数量级,且广泛存在于α-、γ-、β-变形菌门、拟杆菌门、酸杆菌门等多种海洋细菌中。mddH基因在全球海水和近岸沉积物细菌中的丰度分别高达5%和15%,远高于mddA基因的丰度,其转录水平与海洋中丰度最高的DMSP裂解酶DddP接近。
本研究证实海洋环境中甲硫醇和硫化氢的甲基化过程对DMS产生的贡献被大大低估,由MddH介导的这一甲基化过程是海洋中DMS的另一个重要来源。这一发现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海洋硫循环过程,为相关气候模型的优化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939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468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99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60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957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861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733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138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21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91
-
SCI论文插图全攻略:从规范解析08-01
-
国际学术会议参加经验是怎么样的呢08-01
-
掠夺性会议是怎么进行判断的呢?—08-01
-
SCI论文投稿费怎么交?202408-01
-
WILL 1980
-
太原师范学院 2331
-
西北工业大学 23122
-
北京沃玉科技发展中心 8210
-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1133
-
天津商业大学 23034
-
阳光100有限公司 18005
-
IETP 1938
-
PPCE 22917
-
武汉点歌机租赁公司 2143
-
上海东浩会展活动策划有限公司 20908
-
桂林漓江国际旅行社 1992
-
盈奥电子有限公司 18127
-
WILL 23998
-
北京科技大学 22973
-
武汉志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8037
-
江苏扬子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1441
-
光环国际管理咨询集团 22984
-
IETP 23053
-
河北百信米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8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