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钟毅教授团队揭示记忆灵活提取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2024/04/28
![]() |
图 情绪经历调节记忆痕迹细胞状态的神经机制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神经环路组装和功能”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批准号:32021002)等的资助下,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钟毅教授团队在情绪状态影响记忆表达的神经基础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以“社交经历通过调节海马Rac1活性来转换记忆痕迹的状态(Social experiences switch states of memory engrams through regulating hippocampal Rac1 activity)”为题,于2022年4月4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73/pnas.2116844119。
在瞬息万变的自然环境中,动物需要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与状态灵活地提取记忆。然而,日常情绪如何快速且直接地影响记忆痕迹的提取效率,目前还缺乏相关神经机制的阐释。记忆被认为存储在一群被称为痕迹细胞(engram cell)的神经元集合中,且存在多种状态,如沉默态(不可提取)、潜伏态(可以提取)和活跃态(正在提取)。在沉默状态下,只有人为激活痕迹细胞才能诱导记忆表达,而潜伏的痕迹细胞可以通过自然条件刺激激活,使其变为活跃状态以进行记忆提取。然而,记忆痕迹的不同状态,尤其是沉默状态的生理学意义仍不清楚。
钟毅教授课题组聚焦针对海马体CA1区的记忆痕迹细胞与情绪状态关系的研究,发现了社交经历引发的情绪可以双向调节记忆痕迹的存储状态,如社交奖励(social reward)可以将记忆痕迹由沉默态转换为潜伏态,而社交压力可以将记忆痕迹由潜伏态转换为静默态。通过对海马Rac1活性的检测与操纵,发现社交奖励通过抑制海马Rac1,社交压力(social stress)通过激活海马Rac1,从而来实现记忆痕迹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换(图)。并且,学习会引发蛋白质合成(protein synthesis)介导的记忆固化过程以实现形成激活态的记忆痕迹细胞(active engram),还会激活Rac1依赖的主动遗忘过程来驱使记忆转换为静默态。
该研究首次揭示Rac1依赖的遗忘机制是调节记忆痕迹状态的主动过程,提出“遗忘是调节记忆痕迹状态的主动过程”的观点,对遗忘机制如何参与记忆调控提出了新的理解。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0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7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188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1406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410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8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1248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725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706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921
-
【院校速递】今日院校科研十大要闻04-30
-
学生党焦虑:With Edito04-30
-
投稿前如何避免争议?- 三步走策04-30
-
投稿系统遭遇技术瓶颈?解析Wit04-30
-
小修=录取通知书?警惕学术期刊的04-30
-
北京市华夏中医药发展基金会 2010
-
APISE 22943
-
黄河科技学院 23825
-
灵创国际交流中心 17883
-
工程信息研究院 22865
-
北京大华科技 17791
-
山东大学化学学院 20931
-
香港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 22866
-
中国杂志社 22806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17901
-
Charlesworth Chi 22783
-
北京国际科技 17798
-
中国电子学会生命电子学分会 23895
-
美国科研出版社 1846
-
厦门薪源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17791
-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 1796
-
深圳国泰安教育技术有限公司 7880
-
广州市无国界旅行社 17826
-
湖北杰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23770
-
中国人民大学 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