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通报》在线发表北大医院金红芳、杜军保团队文章“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与精神性假性晕厥如何鉴别?”
2024/04/18
近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金红芳教授及杜军保教授团队在Science Bulletin(《科学通报》)(影响因子20.577)在线发表了题为“Vasovagal syncope or psychogenic pseudosyncope? a major issue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apparent transient loss of consciousness in children”(“短暂意识丧失儿童的鉴别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或精神性假性晕厥?”)新视角文章,对于揭示儿童VVS和PPS鉴别诊断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短暂意识丧失儿童的鉴别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或精神性假性晕厥?一文在Science Bulletin在线发表
一过性意识丧失(TLOC)常见的原因包括各种病因导致的晕厥、精神性假性晕厥(PPS)发作及癫痫等。其中血管迷走性晕厥(VVS)和PPS是儿童时期TLOC的常见病因,然而二者在临床表现上均为发作性的晕倒伴意识丧失、肢体瘫软,但二者的预后及治疗措施截然不同。因此VVS和PPS的鉴别诊断成为困扰医生的重要难题。
该文章主要分析了目前VVS和PPS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上的主要差异,找出既往鉴别诊断方法的主要问题,并分析、评估了近期提出的两个辅助鉴别的评分系统。在发病机制上,VVS作为儿童晕厥最常见的原因,以自主神经调节障碍导致心率和/或血压下降、引起一过性脑供血不足为主要机制,属于“真性晕厥”;而PPS是一种转换障碍,是由于精神心理因素导致的类似晕厥的发作表现,故发作同期不存在脑灌注不足,属于“假性晕厥”。在临床表现上,二者在发作诱因、前驱症状、发作表现、持续时间、缓解方式及发作频率上存在差异;在辅助检查方面,可通过直立倾斜试验(HUTT)中发作期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数据协助确诊。然而,一方面VVS和PPS患儿部分临床临床特征存在重叠,各项鉴别依据的权重并不相同;另一方面HUTT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限,其结果的解读较依赖于医生的临床经验,而且在初级医疗机构并未广泛开展,上述因素大大影响了对儿童VVS和PPS鉴别诊断的效率。近年该团队提出了两个基于患儿临床特征的评分系统,即根据既往确诊病例的临床表现,将各个鉴别要素按照权重赋予分值,根据各项总分初步区分VVS和PPS,两个系统的鉴别诊断敏感性分别达到91.3%和92%,特异度分别达到76.9%和90.7%。这些量化的临床特征评分系统可方便用于患儿的初步分诊,尽早确定后续诊疗检查的重点。
综上,详细的病史采集、查体和基本的心电图检查是建立准确诊断重要基础,临床特征量化评分系统可提高初步鉴别诊断的效率,期待后续研究可提出更多利于临床推广和高效的鉴别手段。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廖莹副主任医师为该文的第一作者,金红芳为通讯作者,杜军保和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部DG Benditt教授为本文的指导作者。该文章获得了北京大学临床医学+X 青年专项(No.PKU2022LCXQ028)和中央高水平医院临床科研资助项目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专项 (2022CR59)的资助。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0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7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188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1406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410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8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1248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725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706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921
-
【院校速递】今日院校科研十大要闻04-30
-
学生党焦虑:With Edito04-30
-
投稿前如何避免争议?- 三步走策04-30
-
投稿系统遭遇技术瓶颈?解析Wit04-30
-
小修=录取通知书?警惕学术期刊的04-30
-
WILL 23841
-
VDAE 7755
-
航天长征火箭技术有限公司 7813
-
中国黄金协会 20832
-
ASTIRC 1818
-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1833
-
南京工业大学 1784
-
添翼会展(北京)有限公司 22807
-
香港机械工程师协会 22735
-
辽宁中医药大学临床技能中心 20837
-
北京嘉诺美迪营销策划有限公司 20902
-
吉 林 大 学 17990
-
WILL 23756
-
湖南科技大学 20890
-
无锡市西毛实业 23903
-
汕头大学 7848
-
北京理工大学 17880
-
中国航空一集团 17790
-
深圳大学 1989
-
Higher Education 23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