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在硫酸化修饰调控骨形成研究方向取得进展
2024/04/09
![]() |
图 硫酸化修饰依赖的基质-成骨细胞间机械通讯调控骨形成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972032、82002261、82130070)等资助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杨柳、罗卓荆教授团队与西湖大学郑厚峰教授团队合作,在硫酸化修饰调控骨稳态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靶向硫酸化修饰依赖的基质-成骨细胞间机械通讯治疗骨丢失(Targeting sulfation-dependent mechanoreciprocity between matrix and osteoblasts to mitigate bone loss)”为题,于2023年8月23日在线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论文链接:http://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translmed.adg3983。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易发生脆性骨折的常见全身性、代谢性骨病,其发病率逐年增高,极大地危害了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硫酸化修饰是一种广泛发生于骨骼基质成分的化学修饰,其调节基因的突变可引发多种骨骼代谢或发育异常相关疾病,但其在骨稳态维持及相关疾病发生中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该合作研究团队通过对42万余人的骨密度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数据进行交叉表型荟萃分析,同时对条件性敲除小鼠品系进行表型鉴定,发现了多个成骨细胞中硫酸盐转运体(SLC26A2)基因座位上与骨密度降低有关的风险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分子机制研究发现:SLC26A2缺失会导致细胞外基质硫酸化修饰受损,造成细胞外基质的杨氏模量下降和成骨细胞的黏着斑形成减少,破坏了由黏着斑介导的基质与成骨细胞之间的机械通讯,干扰了成骨细胞对机械刺激做出正常响应,阻碍其成熟分化,从而抑制骨的合成代谢及骨形成过程;在体动物实验发现使用小分子药物增强YAP/TAZ信号传导可减轻SLC26A2缺失小鼠和卵巢切除小鼠的骨质流失(图)。
该研究揭示了靶向硫酸化修饰依赖的基质-细胞间机械通讯促骨形成的新策略,对治疗特定类型骨质疏松症具有一定的潜在价值。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939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468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99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60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957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861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733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138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21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91
-
SCI论文插图全攻略:从规范解析08-01
-
国际学术会议参加经验是怎么样的呢08-01
-
掠夺性会议是怎么进行判断的呢?—08-01
-
SCI论文投稿费怎么交?202408-01
-
.FFGSBD 8008
-
中国能源学会 20971
-
俄罗斯国际科学与文化学术交流中心 24169
-
二十一世纪公益基金会 23973
-
深圳市鸿宁科技有限公司 2009
-
西南石油大学 8125
-
济南宏达公司 17978
-
同济大学 21003
-
武汉知本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17889
-
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17900
-
中国医疗卫生品牌协会 17945
-
WILL 8010
-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1133
-
百奥泰国际会议(大连)有限公司+ 24090
-
宁波包豪斯创意文化策划有限公司 22853
-
黑龙江今水公司 17985
-
西安海外会议服务公司 23151
-
广州市佰特会展有限公司 21144
-
恒信通讯公司 21070
-
中国矿业大学 8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