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科研信息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胡永云、聂绩课题组揭示大陆漂移驱动热带雨带迁移

2024/04/11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胡永云教授、聂绩助理教授团队根据深时气候模拟结果,揭示和阐明了大陆漂移(板块运动)驱动了热带辐合带 (ITCZ)的南北迁移,论文以“大陆漂移通过改变辐射和海洋热输送导致热带雨带迁移”(Continental drift shifts tropical rainfall by altering radiation and ocean heat transport)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

ITCZ是由南北半球信风在赤道附近辐合形成的。如图1A所示,在热带中东太平洋有一条的对流性云带,包含尺度大小不一的对流云团。这些对流云团产生降水,形成如图1B所示的横跨热带太平洋的雨带,最大年平均降水量将近5000 mm,ITCZ降水占全球降水的三分之一。实际上,ITCZ不仅仅是一条雨带,许多热带天气气候系统如台风、厄尔尼诺、拉尼娜、季风等与ITCZ的活动密切相关, 而且与南北半球辐射不对称性和能量交换也密切相关。

图1. 热带辐合带。A:2000年7月卫星云图,白色为云团,白色箭头代表南北半球信风;B:年平均降水,单位:0.54 mm hour-1

在现代,如图1B所示,ITCZ位于赤道北侧,年平均纬度约为6°N。但如下面所示,ITCZ在地质时间尺度上与大陆的分布密切相关。该研究的深时气候模拟结果(5.4亿年以来,也就是显生宙)表明,ITCZ位置的迁移主要是由大陆漂移决定的。

大陆位置决定ITCZ位置主要的物理机制有两个:1)两个半球太阳净辐射的不对称,2)跨赤道海洋热量输送(图2)。太阳净辐射在两个半球的不对称性主要由陆地-海洋反照率的差别以及大陆所在的纬度造成的。陆地的反照率远大于海洋的,当一个半球陆地面较小时,反射太阳辐射较少,该半球接收太阳净辐射就较多,相对较热。跨赤道海洋热传输与大洋环流以及海表风应力的两个半球不对称性密切相关:中纬度开阔洋面面积较大的半球受到较强的海表风应力驱动,形成越赤道大洋环流,将热量输送至另一个半球。半球间净辐射的不对称和跨赤道海洋热量输送作用相互竞争,它们之和等于跨赤道的大气热量输送,即决定了ITCZ所在的纬度(图2)。

图2. (A) 5.4亿年来ITCZ纬度的变迁。用三种指标表征ITCZ的纬度:纬度平均的降水重心纬度(黑实线),降水峰值的纬度(黑虚线),半球间降水的不对称性(紫线);(B)各地质时期ITCZ纬度和跨赤道大气热量输送()高度相关;(C)大陆漂移驱动ITCZ迁移机制示意图(以5.4亿年前地质时期为例):海表风应力(白色箭头)驱动的逆时针方向(和当前气候相反)的大洋环流(下图中的流函数和灰色箭头),陆地-海洋反照率对比(黄色箭头示意)

为定量计算辐射平衡和海洋热量输送,该研究构建了一个理想模型:根据海陆分布和近似的海洋和陆地上空的行星反照率常数以计算两个半球的净辐射差;根据两个半球间中纬度海洋面积差来回归出跨赤道海洋热量输送。这样,根据过去5.4亿年间的大陆分布的变化,可估算各地质时期两个半球辐射的不对称性,海洋热量输送,和大气热量输送(图3)。以上结果使得人们可以根据海陆分布来理解大陆演化对全球海洋-大气环流的影响,这是地质时间尺度上地球固体圈层与流体圈层之间的一个重要耦合关系。

图3. 理想模型可以根据各时期大陆分布,估算(A)两个半球之间的净辐射差异、(B)跨赤道海洋热输送和(C)跨赤道大气热输送(可近似ITCZ纬度)。图中实线为气候模拟结果,虚线为简单模型结果

ITCZ位置对区域降水、季风、台风生成等天气系统有着重要影响。深时气候模拟研究,有助于理解和预测全球变暖背景下ITCZ位置的变化。此外,研究结果还揭示了板块运动对大气和海洋环流的一个重要影响。

论文第一作者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博士后韩晶,聂绩和胡永云为共同通讯作者。该项研究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学中心项目“大陆演化与季风系统演变”资助下完成的。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艺术、服装设计与纺织科学国际会议(FDTS 2025)(2025-07-26)

第八届声学、振动、噪声控制国际研讨会(CAVNC 2025)(2025-08-09)

2025年矿山工程、地质工程与环境工程国际会议(ICMEGEEE 2025)(2025-08-10)

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AI)赋能科技成果评估转化与高价值专利布局高级研修班(8月青岛)(2025-08-13)

第六届清洁能源与电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CEPE 2025)(2025-08-15)

2025年可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ICTBAI2025)(2025-08-21)

2025年第三届智能制造与自动化前沿国际会议(CFIMA 2025)(2025-08-22)

第六届物联网、人工智能与机械自动化国际学术会议 (IoTAIMA 2025)(2025-08-22)

第五届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国际学术会议(MCAI 2025)(2025-08-22)

第十届工程机械与车辆工程新进展国际学术会议(ICACMVE 2025)(2025-08-22)

2025年第九届智能计算、虚拟与增强现实模拟国际会议(ICVARS 2025)(2025-9-26)

2025年经济研究与企业管理国际研讨会(ISEREM 2025)(2025-9-6)

2025全球健康、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国际会议(QHPHDP 2025)(2025-8-14)

2025年教育技术与信息管理国际学术会议(ICETIM 2025)(2025-9-23)

2025年图像识别、神经网络与算法国际会议(ICIRNNA 2025)(2025-8-17)

2025年医药研发与计算机仿真技术国际会议(ICPRCST 2025)(2025-9-9)

2025年导航、航空航天与飞行器控制国际会议(ICNAAC 2025)(2025-9-4)

第三届水利土木工程、建筑业与材料科学国际会议(WRCECIMS 2025)(2025-8-14)

2025年第十一届机械与电子工程国际会议 (ICMEE 2025)(2025-12-26)

2025年生物技术、农学与生命科学国际学术会议(ICBALS 2025)(2025-8-21)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