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科研信息

北京大学地空学院乐超课题组利用卡西尼号能量中性原子成像仪揭示土星环电流近11年长周期变化特征

2024/12/18

环电流是行星磁层电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离子和电子朝相反方向的漂移运动形成,存在于具有内禀磁场的行星周围,如水星、地球、木星和土星。对地球磁层的研究证明了增强的环电流不仅会导致磁暴活动期间的地磁场减弱,而且在全球磁层-电离层耦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太阳系气态巨行星(土星和木星)的快速自转和丰富的内源等离子体同样可以产生磁层环电流,但由于有限的卫星轨道覆盖,对环电流长期动态变化的全局研究非常困难。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乐超研究员课题组利用土星探测卫星卡西尼号(Cassini)上搭载的能量中性原子成像仪研究了土星环电流的长期分布特征,发现由超热等离子体(~24-230keV)贡献的环电流成分在空间分布和强度上存在近11年的长周期变化,并将这种变化与太阳活动周期相关联,提出太阳活动周期调制土星磁层中等离子体加速与输运过程的可能性。相关成果于近期发表于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能量中性原子(ENA)是高能带电粒子在磁层中与中性气体交换电荷时产生的,它们保持了原离子的能量和方向并沿直线运动,从而可以通过遥测方式探测,当观测角度合适时,ENA成像可以展示环电流带电粒子的全局分布和动态变化。图1展示了卫星处在高纬度轨道时期的ENA成像在赤道平面投影的统计结果,结果显示环电流超热等离子体的地方时分布和能量密度均存在长期变化,峰值的地方时位置在午夜前和午夜后之间摆动,整体能量密度自2007年起下降,到2013年达到最低,随后在2016年又逐渐恢复。

图1. ENA能量密度在赤道平面上的分布以及环电流超热等离子体成分的长期变化

课题组对上述长周期变化分别做出进一步分析(图2和图3),将观测数据分为数据量相当的7个时间段,采用正弦函数拟合得到环电流超热等离子体成分的峰值位置的地方时分布 (图2)和环电流总能量(图3)变化周期,结果均约为11年。他们将环电流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数比较,发现环电流活动变化与太阳活动周期呈现明显相关性,在太阳活动高年环电流强度更低,峰值位置偏向午夜前,在太阳活动低年则相反。

图2. 环电流超热等离子体成分地方时分布不对称性的长周期变化分析

图3. 环电流超热等离子体成分总能量的长周期变化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太阳活动可能调制土星磁层等离子体加速与输运过程。一方面太阳风压缩土星磁层,日侧磁层顶与行星际磁场重联引起的磁尾重联和等离子体注入(Dungey cycle),与土星自转驱动的磁尾重联和等离子体注入(Vasyliunas cycle)过程相互作用,可能引起环电流地方时分布不对称性的变化;另一方面太阳辐射可以影响土星电离层电导率,并通过共转驱动的场向电流影响磁层中的磁通量管交换过程,从而调制环电流超热等离子体的加热(图4)。此外,类似的长周期变化也存在于土星辐射带和正午-午夜场中,说明太阳活动的调制可能更广泛地存在于土星磁层中。本研究为太阳活动调制气态巨行星磁层提供了新的视角,并期待能通过未来的木星探测卫星(JUICE)搭载的ENA成像仪展开更进一步的研究。

图4. 土星磁层中的等离子体加速与输运过程以及太阳活动的调制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空间物理与应用技术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李一萌为本论文的第一作者,乐超为论文通讯作者。其他合作者还包括密西根大学贾贤哲教授,北京大学孙翌馨博士、宗秋刚教授和周煦之研究员。本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支持。

论文信息:Li, Y., Yue, C., Sun, Y., JiaX., Zong Q., Zhou X. Energetic neutral atom imaging reveals nearly 11-year cycle of the ring current of Saturn. Nat Commun 15, 10597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55037-9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网,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年第四届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国际会议(FAIML 2025)(2025-04-25)

2025年无线与光通信国际会议(CWOC 2025)(2025-04-25)

2025年计算机科学与神经网络国际会议(ICCSNN 2025)(2025-05-10)

SPIE出版|2025年遥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RSIT2025)(2025-05-18)

2025年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工程国际会议(EICTCE 2025)(2025-05-22)

2025年计算机游戏、仿真与建模国际会议(2025-05-22)

第十届组合数学与图论国际研讨会(CGT 2025)(2025-05-23)

2025年第三届亚洲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国际会议(CVIPPR 2025)(2025-05-23)

第四届机器视觉、自动识别与检测国际学术会议(MVAID 2025)(2025-05-23)

第九届能源技术与材料科学国际学术会议(ICETMS 2025)(2025-05-23)

2025生物信息、农业工程与食品安全国际会议(ICBAEFS 2025)(2025-5-22)

2025年信息化教育与互联网国际会议(IEII)(2025-5-10)

2025年体育、教育与管理工程国际会议(SEME 2025)(2025-6-6)

2025年智能制造、机器人技术与工业自动化国际会议(ICIMRTIA 2025)(2025-6-11)

2025年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与结构设计国际会议(ICPMCMSD 2025)(2025-6-20)

2025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与智能系统国际会议(ICCVIPIS 2025)(2025-6-4)

2025年第八届计算机与通信工程技术国际会议 (CCET 2025)(2025-8-15)

2025年智能控制、信号处理与机器学习国际会议(ICISPML 2025)(2025-5-8)

2025年盾构工程、桥梁与隧道国际学术会议(ICSTEBT 2025)(2025-6-10)

2025年机械自动化、电子工程与物联网国际会议(MAEIT 2025)(2025-5-17)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