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化工学院谢在可重加工的超高韧性环氧树脂创制方面取得进展
2024/05/08
![]() |
图 (a)聚合诱导分相结构示意图;(b)与目前已知环氧体系的力学性能对比;(c)热压与注射两种重加工方式;(d)四次重加工后性能比较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U23A2098、52322307)等资助下,浙江大学化工学院谢涛教授、郑宁研究员在高韧性环氧树脂创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可重加工的超高韧性环氧热固性塑料(Reprocessable and ultratough epoxy thermosetting plastic)”为题,于2024年4月19日在《自然·可持续性》(Nature Sustainability)上发表。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893-024-01331-9。
环氧树脂作为“三大通用型热固性树脂”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环氧树脂高度交联的网络结构,导致其脆性突出,断裂伸长率通常低于5%。环氧树脂韧性不足的问题是中国的“35项卡脖子技术”之一,我国的产业和技术远落后于其他国家。除此之外,环氧树脂一旦成型后无法重复加工,从而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负担。因此,开发高韧性、可重加工的环氧树脂是目前的关键问题。
研究团队利用环氧-胺聚合反应动力学诱导相分离和动态共价化学,将高韧性和重加工特性结合到同一个环氧网络中,突破了以上两大瓶颈。利用该体系在聚合过程中自发的微相分离,成功创制出杨氏模量(E)为1.54 GPa、断裂伸长率(εmax)高达375%、拉伸韧性为108 MJ/m3的环氧树脂。与现有文献报道的其他增韧环氧树脂相比,本工作的环氧树脂在拉伸韧性方面实现了数量级的提升(图)。此外,由于体系中引入了动态硼酸酯基团,该环氧树脂能够适用于多种重加工方式(如热压成型、注射成型等),并且在经历了4次热压重加工后,力学性能几乎不会下降。该研究提出的聚合反应动力学诱导微相分离的增韧机制有望为新型热固性高分子的设计提供思路。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939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468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99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60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957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861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733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138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21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91
-
SCI论文插图全攻略:从规范解析08-01
-
国际学术会议参加经验是怎么样的呢08-01
-
掠夺性会议是怎么进行判断的呢?—08-01
-
SCI论文投稿费怎么交?202408-01
-
美国科研出版社 2058
-
广东广州白云区 18162
-
湖北民族学院 24092
-
巴塞尔公约亚太地区协调中心 24250
-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21060
-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23019
-
AOCS中国分会 24225
-
云南师范大学 7930
-
长安大学 2053
-
武汉理工大学 24215
-
亚太科学工程学会 23036
-
江苏大学农工院 20931
-
福建师范大学 24089
-
赛思会务 23181
-
呼伦贝尔金辉旅行社 17974
-
同济大学 21053
-
中国电池工业网 21068
-
武汉中会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22945
-
大连百奥泰科技有限公司 17923
-
有你相伴(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3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