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系赵建世课题组合作揭示国际跨境流域“水-能-粮-生”纽带关系及协调途径
2024/06/17
国际跨境流域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如大坝、水电、引调水工程)产生了巨大经济收益,也引起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阻碍了流域绿色可持续发展。由于不同国家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多目标、跨部门的全面协调,各国合作模式缺乏经济-生态影响的系统评估,难以提出利益共享的跨境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
针对这一难点,清华大学水利系赵建世教授和河海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周丰教授以世界第六大河流——澜沧江-湄公河及其流域(以下简称“澜湄流域”)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全流域“水资源-水电-粮食-生态”模拟模型,结合多目标优化和多主体合作博弈,评估了全面合作、部分合作、不合作模式下澜湄流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水电、粮食、渔业、泥沙、航运、环境流量的影响及差异。
研究发现,与不合作或局部合作相比,澜湄流域采用全面合作可提高经济收益3%~21%,其中灌溉水稻产量提高10%(旱季>20%),下游发电量提高4%,渔业损失从23%降低到12%,泥沙输移损失从60%降低到22%。另外,随着气候变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态目标强化,各国可协商的收益空间进一步扩大,全面合作模式愈发稳固。但是,流域全面合作带来的收益增量是以牺牲中国水电为代价,中国水库建设和调度在澜湄流域全面合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基于此,该研究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澜湄流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设定上限,实现生态损失的最小化;第二,沿线国家加强澜湄流域流量调控,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和水资源分配的协同增效;第三,推动“水电换大米”合作倡议,即通过流域内各国能源-粮食贸易实现上下游国家的各自利益诉求,进而达到合作共赢,最终实现澜湄流域绿色可持续发展。
澜湄流域经济收益对生态影响的非线性响应。(a)在不合作和全面合作模式下,水电和水稻产量总收益与生态影响的关系;(b)全面合作的收益增量与各国渔业损失的关系;(c)全面合作的收益增量与各国泥沙运输损失的关系
6月6日,相关研究成果以“基础设施运营的跨境合作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带来经济和环境协同效益”(Transboundary cooperation in infrastructure operation generates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co-benefits in the Lancang-Mekong River Basin)为题发表在《自然·水》(Nature Water)杂志。
清华大学水利系毕业生于洋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周丰和赵建世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合作作者包括北京大学薄岩,清华大学高进宇、胡诗若、刘博,米兰理工大学教授安德里亚·卡斯特莱蒂(Andrea Castelletti),法国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帕特里斯·杜马斯(Patrice Dumas),伊利诺伊大学教授厄巴纳-香槟分校蔡喜明,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刘俊国,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教授Yoshihide Wada、塔荷·卡希尔(Taher Kahil)。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新闻,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0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7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188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1406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410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8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1248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725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706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921
-
【院校速递】今日院校科研十大要闻04-30
-
学生党焦虑:With Edito04-30
-
投稿前如何避免争议?- 三步走策04-30
-
投稿系统遭遇技术瓶颈?解析Wit04-30
-
小修=录取通知书?警惕学术期刊的04-30
-
工业催化杂志社 17838
-
中国食文化研究会民族食文化委员会 1795
-
南京海旗新科技有限公司 7804
-
APISE 20787
-
天津市塘沽区土地中心 17768
-
武汉金钥匙会务服务有限公司 1834
-
重庆立丰展览有限公司 1860
-
上海宝瀚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17833
-
呼和浩特市草原春秋会展礼仪服务有 1804
-
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 20866
-
杭州远成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23912
-
中国光大银行 20897
-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916
-
青岛新星大酒店 1882
-
长春市丰华酒店 17945
-
电子科技大学 20871
-
北京中工大厦 1825
-
中国商品学会-广东联络办 17790
-
中国轻工业展览中心 1855
-
安农大生科院 23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