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博课题组报道“与逻辑门“调控的双重控制剪切化学
2024/04/23
近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系、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的刘志博研究员课题组在ACS Central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A Molecular Logic Gate for Developing “AND” Logic Probes and the Application in Hepatopathy Differentiation”的研究论文(DOI: 10.1021/acscentsci.2c00387)。该研究报道了一类新型分子“与逻辑门”分子开关,能够调控功能分子的双重可控释放。得益于此,作者构建了成像特异性更高的“与”门探针,并成功应用于不同小鼠模型和肝病患者血清样本的精准鉴别。
图1.“与逻辑门”分子开关应用于肝病精准诊断
疾病的精准诊断和治疗常常依赖于功能分子的靶向递送和可控释放。但是,疾病靶标在生物体内不是独一无二的,单重响应的可控释放策略难以精准识别疾病部位。受放射性影像探针指导的双靶向策略启发(Nature,2020, 579,421-426),刘志博团队进一步发展了“与”逻辑调控的双重可控释放策略。
图2.通用型分子“与逻辑门”的化学结构及工作原理
作者成功筛选出Bicine和Dien为骨架的两类分子“与”逻辑门,发生双响应后,其能够发生快速的分子内环化反应,并释放完整的功能分子,释放速率最高可达单响应情况的100倍。同时,作者拓展了该体系的普适性,成功偶联多种触发响应基团和功能分子。作者设计并合成了单胺氧化酶(MAO)和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双重响应的“与”门探针,其在细胞成像中比单响应探针具有更低背景信号。该探针能够降低血清检测中的假阳性信号,成功应用于不同小鼠模型和肝病患者血清样本的精准鉴别。综上,该工作开发了新型的可控释放策略,有望对疾病的精准诊断和治疗带来关键性突破。
刘志博为该文通讯作者,博士研究生陈梦琪为该文的第一作者。刘志博课题组王春洪同学、丁泽轩博士、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王皓教授和北京协和医院王裕教授为本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感谢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马会民教授、刘志博课题组王轩宇同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梁京津博士对该工作的支持。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北京市重点研发专题、李革-赵宁生命科学青年研究基金、昌平国家实验室、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以及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的资助。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0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7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188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1406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410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8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1248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725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706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921
-
【院校速递】今日院校科研十大要闻04-30
-
学生党焦虑:With Edito04-30
-
投稿前如何避免争议?- 三步走策04-30
-
投稿系统遭遇技术瓶颈?解析Wit04-30
-
小修=录取通知书?警惕学术期刊的04-30
-
西北工业大学 17853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 1827
-
沈阳市洲际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23821
-
香港机械工程师协会 22740
-
北京正清然科技有限公司 17866
-
中国能源学会 17771
-
武汉研学博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7792
-
中国农业发展研究协会 1867
-
北京东方华月文化传媒中心 17816
-
厦门东南馨都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17771
-
广州恒斌展览有限公司 1838
-
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 17908
-
中金国研 1844
-
北京会展公司 17995
-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 17830
-
中国健康产业工作委员会 1896
-
上海冠通展览策划有限公司 23816
-
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 17896
-
MSEE2016组委会 22780
-
武汉市cbb会议主办 17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