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夏宁邵教授联合香港大学管轶教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曹华教授等在广谱新冠疫苗的免疫原构建新策略方面取得进展
2024/04/22
![]() |
图 “谱系嵌合-突变补丁”的免疫原构建策略及其广谱中和抗体效应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991491)等资助下,厦门大学夏宁邵教授联合香港大学管轶教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曹华教授等在广谱新冠疫苗的免疫原构建新策略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广谱新冠疫苗的免疫原:谱系嵌合-突变补丁刺突蛋白(Lineage-mosaic and mutation-patched spike proteins for broad-spectrum COVID-19 vaccine)”为题,在《细胞•宿主与微生物》(Cell Host & Microbe)杂志上发表。论文链接:https://www.cell.com/cell-host-microbe/fulltext/S1931-3128(22)00524-8。
SARS-CoV-2变异株的不断出现对疫苗的有效性带来了巨大挑战,病毒刺突蛋白(S)的氨基酸突变可能导致病毒对自然感染或疫苗接种诱导的免疫产生逃逸,因此迫切需要发展可实现广谱保护效应的新冠疫苗。发展广谱新冠疫苗的关键是构建能够诱导广谱保护的免疫原。该研究团队提出了“谱系嵌合-突变补丁”的免疫原构建策略,即通过对抗原性差异大的毒株进行S蛋白的结构域嵌合重组和突变改造,评价筛选免疫原组合,实现更广谱的抗原性覆盖。研究人员将B.1.620变异株S蛋白的N端结构域与Gamma变异株的受体结合域(RBD)、S2亚基嵌合重组,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其它影响抗原性的RBD突变,成功构建了免疫原性强、抗原性与原型S蛋白(STFK)互补的嵌合免疫原。其中,由STFK和嵌合免疫原组成的二价疫苗在动物中诱导了高滴度的广谱中和抗体,能有效中和各类变异株,包括Omicron BA.1、BA.1.1、BA.2、BA.2.12.1、BA.2.75、BA.4和BA.5(图)。值得一提的是,新的嵌合免疫原在出现Omicron变异株前已设计构建,却能高效诱导针对Omicron各种变异株的广谱中和抗体,表明该研究提出的免疫原构建新策略具有前瞻性。该研究阐明了新冠变异株S蛋白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特征,可为开发COVID-19通用疫苗提供新思路。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939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468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99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60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957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861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733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138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21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91
-
SCI论文插图全攻略:从规范解析08-01
-
国际学术会议参加经验是怎么样的呢08-01
-
掠夺性会议是怎么进行判断的呢?—08-01
-
SCI论文投稿费怎么交?202408-01
-
北京标杆管理 22955
-
重庆邮电大学 20919
-
飞鸟科技 21267
-
江西九江城际会议服务有限公司 23170
-
Academy of Engin 2052
-
江苏大学 18035
-
同济大学 18030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18137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7909
-
IAASE 21141
-
WWX 22954
-
BRS 1997
-
WILL 20888
-
GERG3R 24121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整形外科 21065
-
武汉木兰湖旅游风景区 24484
-
重庆远大医院 24148
-
北京海逸星空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17859
-
西南财经大学 24004
-
江汉大学商学院 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