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融合远距离量子密钥分发和光纤振动传感方面取得进展
2024/04/26
![]() |
图 基于光纤双场量子密钥分发(TF-QKD)协议的光纤振动传感实验原理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T2125010)的资助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张强教授,实现了一套融合量子密钥分发和光纤振动传感的实验系统,在完成658公里光纤双场量子密钥分发的同时,实现了远距离光纤传感,定位精度达到1公里,突破了传统光纤振动传感技术难以超过100公里的限制。相关研究成果以“658公里光纤量子密钥分发和振动传感(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over 658 km Fiber with Distributed Vibration Sensing)”为题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论文链接为: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28.180502。
光纤振动传感是以光纤作为传感器进行振动感知,具有灵敏度高、响应快、结构简单、分布均匀等优点,在实时振动监测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当前光纤传感多使用分布式声波传感技术,使其传感距离被限制在100公里之内,因此更远距离的光纤振动传感面临原理和技术上的挑战。
量子密钥分发(QKD)结合“一次一密”的加密方式可以实现无条件安全的保密通信。2018年提出的基于光纤双场量子密钥分发(TF-QKD)协议可以突破QKD成码率的线性界限,被认为是实现超远距离光纤QKD的最优方案。若将TF-QKD用于光纤振动传感,由于沿光纤链路的声音、振动等噪声不可避免,实验过程中需要实时探测环境噪声引起的光纤相位变化,并对其进行实时或数据后处理补偿。通过分析这些相位变化信息,再结合振动的一些特性,即可获得振动信息并进行定位,从而实现超远距离光纤振动传感。然而TF-QKD技术要求相当苛刻,需要两个远程独立激光器的单光子干涉,光源频率微小的偏差以及光纤链路任何波动都会积累相位噪声而降低单光子干涉的质量。
潘建伟教授与张强教授利用时频传输等关键技术精确控制两台独立激光器的频率,利用相位参考光来估算光纤的相对相位快速漂移,恢复了加载在光纤信道上的人工可控振源产生的外部扰动。结合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研制的高计数率低噪声单光子探测器,不仅最终实现了658公里的光纤双场量子密钥分发和光纤振动传感,而且还实现了对链路上人工振源的扰动位置的精准定位,其精度优于1公里(图)。
综上,本研究成果表明,TF-QKD网络架构不仅能够实现超长距离分发安全密钥,同时也能应用于超长距离振动传感,实现广域量子通信网和光纤传感网的融合。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939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468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99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60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957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861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733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138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21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91
-
SCI论文插图全攻略:从规范解析08-01
-
国际学术会议参加经验是怎么样的呢08-01
-
掠夺性会议是怎么进行判断的呢?—08-01
-
SCI论文投稿费怎么交?202408-01
-
天津音乐学院 23027
-
重庆立丰展览有限公司 2228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化工学院 2040
-
APISE 24165
-
39蜂疗网 24142
-
武汉理工大学 8272
-
北京工经联科技信息中心 18039
-
nogara 17881
-
武汉科之梦会务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8032
-
国研博学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23899
-
FDAGWA 1914
-
北京大学工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 23064
-
中南民族大学 24080
-
武汉大学印刷与包装系 22855
-
北京林业大学 22996
-
经济技术开发区大连大学 18004
-
APISE 22867
-
深圳市新浩来实业有限公司 18009
-
上海市杨浦区卫生学校 18061
-
全国数学教育研究会 2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