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科研信息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毅教授和福建农林大学吴建国教授等课题组联合揭示当前水稻生产极易遭受虫媒病毒的侵害

2024/04/22

水稻是世界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对粮食安全至关重要。由媒介昆虫传播的水稻病毒病害严重威胁水稻安全生产。病毒病害发生的爆发性和间歇性,导致至今还没有可持续和绿色控制水稻病毒病害的手段。近日,北京大学李毅教授课题组和福建农林大学吴建国教授课题组联合加州大学丁守伟教授和中国农科院水稻所钱前院士等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发表题为“Current rice production is highly vulnerable to insect-borne viral diseases”的研究论文。该项目通过6年和多地的持续研究,发现多种水稻病毒几乎对我国重要的水稻种质均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测试的种质包括粳稻、籼稻、杂交稻以及不育系、恢复系等均缺乏对水稻病毒的广谱抗性。

文章截图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和水稻瘤矮病毒(RGDV)常年在亚洲多个地区发生。为了研究我国重要的水稻种质对近年来流行的水稻病毒的抗性,课题组首先对136份水稻种质在温室进行人工接种SRBSDV,发现绝大多数水稻种质对该病毒高度敏感。表明我国常见的水稻种质可能对SRBSDV均不具备抗性。为了进一步确定这一结果,课题组与福建农科院谢华安院士等课题组合作,共收集了528份重要的水稻种质,涵盖了我国推广面积最大的杂交稻、应用面积最大的常规稻以及配组组合最多的不育系和恢复系等,并对528份水稻种质连续6年分别在广西南宁和桂林进行田间抗病毒鉴定,发现至少有25%的水稻种质发病率高达80%以上。在2016至2021年间,课题组在河南开封和福建云霄两地对528份水稻种质分别进行了RBSDV和RGDV的田间水稻抗病毒鉴定实验,发现所有的水稻种质均可被RBSDV和RGDV侵染。为了进一步探究水稻病毒对水稻生产造成的危害,作者随机选取20个水稻种质,并统计了RBSDV和SRBSDV对水稻结实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这两种水稻病毒的侵染严重的影响了水稻的结实率。这些结果表明目前培育的水稻种质对水稻病毒均不具有广谱抗性,一旦这些水稻病毒爆发,将会造成水稻严重减产,影响粮食安全。作者还利用GWAS,对528份水稻在广西南宁和桂林的田间数据进行QTNs抗病毒相关位点分析,在1,2,4,7和12号染色体上共发现了7个与水稻耐病高度相关的QTNs位点,这为进一步揭示水稻抗病毒遗传机制提供了可能性。

dc44f5d536ab4a5f84b356aa36d932e9.png

水稻病毒在亚洲的主要分布

多年来,大量的科研工作者致力于提高水稻产量,增强水稻对病原物的抗性,并将对真菌和细菌的抗性作为重要的育种指标。然而,在育种筛选中,并没有将水稻病毒的抗性作为必要的指标。自1990年以来,由于杂交水稻的大规模种植,许多水稻产区的水稻生产受到多种虫媒病毒病的周期性、持续性威胁,造成了严重的产量损失。例如,2002至2004年水稻条纹病毒(RSV)对江苏粳稻区造成了严重的危害;2007年水稻矮缩病毒(RRSV)在福建籼稻区爆发;2010年、2016至2019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在广东、广西籼稻区爆发;2011年至今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在河南开封粳稻区传播。该项研究显示,现有的水稻种质均缺乏对水稻病毒的广谱抗性,一旦水稻病毒病再次大规模爆发,将严重影响中国的水稻安全生产。因此,研究者呼吁应尽快制定一套评估水稻病毒病抗性准则,并将其纳入品种认证和批准准则。

528份水稻种质资源对3种不同水稻病毒的抗病毒鉴定及GWAS分析

吴建国为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李毅、丁守伟和钱前为共同通讯作者。福建农林大学博士生杨国一、赵珊珊副教授、张帅副教授,广西农科院植保所秦碧霞副研究员和福建农科院水稻所朱永生助理研究员为共同第一作者;该项目得到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以及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等支持。

参考文献

Jian-guo Wu, Guo-yi Yang, Shan-shan Zhao, Shuai Zhang, Bi-xia Qin, Yong-sheng Zhu, Hui-ting Xie, Qing Chang, Lu Wang, Jie Hu, Chao Zhang, Bao-gang Zhang, Da-li Zeng, Jian-fu Zhang, Xian-bo Huang, Qian Qian, Shou-wei Ding, Yi Li.Current rice production is highly vulnerable to insect-borne viral diseasesNational Science Review, 2022.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艺术、服装设计与纺织科学国际会议(FDTS 2025)(2025-07-26)

第八届声学、振动、噪声控制国际研讨会(CAVNC 2025)(2025-08-09)

2025年矿山工程、地质工程与环境工程国际会议(ICMEGEEE 2025)(2025-08-10)

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AI)赋能科技成果评估转化与高价值专利布局高级研修班(8月青岛)(2025-08-13)

第六届清洁能源与电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CEPE 2025)(2025-08-15)

2025年可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ICTBAI2025)(2025-08-21)

2025年第三届智能制造与自动化前沿国际会议(CFIMA 2025)(2025-08-22)

第六届物联网、人工智能与机械自动化国际学术会议 (IoTAIMA 2025)(2025-08-22)

第五届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国际学术会议(MCAI 2025)(2025-08-22)

第十届工程机械与车辆工程新进展国际学术会议(ICACMVE 2025)(2025-08-22)

2025年智慧农业与智能装备国际学术会议(ICSAIE 2025)(2025-8-20)

2025年新能源技术与轨道交通国际会议(NETRT 2025)(2025-9-8)

2025年互联网与网络安全国际会议(ICICS 2025)(2025-10-5)

2025博物馆学、文化遗产与数字媒体国际会议(MCHDM 2025)(2025-8-26)

2025年消费电子、计算机工程与物联网国际会议(IECIT 2025)(2025-8-3)

2025年算法、无线通信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AWCIT 2025)(2025-8-29)

2025年金融、贸易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FTIT 2025)(2025-8-15)

2025年算法、微芯片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ICAMAI 2025)(2025-8-26)

2025年城市建设、区域经济与公共交通国际会议(IUREPT 2025)(2025-8-13)

2025体育科学、健康大数据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IBDTSH 2025)(2025-9-28)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