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在多级手性自组装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24/04/18
![]() |
图 多级自组装同手性螺旋微环及其圆偏振发光性质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890734、21890730、21971247)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刘鸣华研究员团队在精准构建自组装手性微结构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多级自组装同手性螺旋微环(Hierarchically self-assembled homochiral helical microtoroids)”为题,于2022年11月4日在线发表于《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杂志上。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5-022-01234-w;相关特邀评论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5-022-01236-8。
手性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实现多层次、跨尺度结构的拓扑形貌和手性的调控,对理解自然界同手性起源及生命体的手性功能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手性分子的精准不对称合成方法得到快速发展,而具有纳米、微米乃至更大尺度的手性自组装结构却往往难以精准构建,具体体现在多级手性难以控制、结构缺陷较多、尺寸分散性较差等困难。因此,从分子结构基元的可控组装出发,实现单分散手性微结构的精准构建一直是手性科学和自组装领域的重大挑战之一。
上述团队在前期溶液手性自组装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溶液-界面联合多级自组装”的新策略,实现了手性从分子层次到微米层次的跨尺度传递与精确控制。在本项研究中,该团队设计合成了一系列联二萘手性双脲组装基元,经由程序降温在溶液中制备了具有纳米尺度的聚集体;这些纳米聚集体在溶剂蒸发和界面张力的驱动下,可进一步在二维基底上发生融合与再组装,形成具有微米尺度的单分散同手性螺旋微环结构。基于变温光谱、单晶衍射和电镜等结果,以及密度泛函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等理论分析结果,他们提出了一种“聚集-环化”的分级组装机制,揭示了微观结构手性调制的圆二色性与圆偏振发光性能的构效关系。通过掺杂手性受体染料,该团队还发展了基于自组装手性螺旋微环的兼具环形与圆偏振光特征的新型手性捕光天线模型(图)。
该研究成果为理解自组装过程中手性传递与放大机制、发展多层次手性微结构与新型手性功能体系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并有望推动手性自组装技术在超分子功能材料与纳米拓扑学等领域的发展与应用。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本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0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7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188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1406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410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8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1248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725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706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921
-
【院校速递】今日院校科研十大要闻04-30
-
学生党焦虑:With Edito04-30
-
投稿前如何避免争议?- 三步走策04-30
-
投稿系统遭遇技术瓶颈?解析Wit04-30
-
小修=录取通知书?警惕学术期刊的04-30
-
重庆文理学院 17876
-
西南财经大学 22941
-
WILL 7897
-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7846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20879
-
香港城市大学 23866
-
浙江工业大学 17973
-
上海意凡森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3875
-
FEWFR 23847
-
同济大学1239号 17812
-
水利技术中心 22910
-
中国分析仪器学会化学传感器专业委 1782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962
-
AMC 23856
-
中联云海 1822
-
三明学院团委 20835
-
中国电子学会生命电子学分会 23892
-
江苏省无锡市 18132
-
北京安顺旅行社有限公司 22806
-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22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