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科研信息

北京大学极端光学创新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在光量子计算芯片研究中取得系列重要进展

2024/04/24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现代光学研究所、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纳光电子前沿科学中心、“极端光学创新研究团队”王剑威研究员和龚旗煌院士课题组与合作者在光量子计算芯片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面向通用量子计算的应用,联合研究团队在硅基集成光量子芯片上实现了八量子比特簇态量子计算模型机,验证了量子纠错编码对量子计算性能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物理》(Nature Physics);研究团队受《自然综述物理》(Nature Review Physics)邀请撰写光量子芯片综述论文,总结并分析了全球范围内集成光学量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a4d59c4f95ee491fb7fa5e180055aac2.jpg

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在《自然·物理》发表

王剑威研究员与英国、丹麦学者合作,实现了一款面向通用量子计算应用的八量子比特簇态光量子计算芯片。该芯片可通过编程调控实现不同结构的量子图态和量子簇态,包括星型、链型和框型等结构,量子纠缠态保真度约达到80%,为基于测量的通用量子计算(measurement-based quantum computation)提供了重要的硬件资源。通过片上高维量子态等价量子比特和可实现任意纠缠操控的方式,验证了物理量子比特编码逻辑量子比特的纠错方案,比较了物理比特簇态量子计算和纠错逻辑比特簇态量子计算的性能。实验证明了纠错逻辑比特簇态量子计算可显著提升量子门操作的保真度,提高量子隐形传态和量子相位估算等算法和功能的性能,例如可将量子相位估算的正确概率从62.5% 提升至95.8% 。硅基可编程簇态光量子计算芯片有望应用于近期含噪量子计算的相关应用。2021年9月27日,相关研究成果以《硅基光量子芯片上量子比特纠错》(Error-protected qubits in a silicon photonic chip)为题,在线发表于《自然·物理》(Nature Physics);布里斯托尔大学Caterina Vigliar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王剑威研究员、丹麦科技大学丁运鸿教授和布里斯托尔大学Anthony Laing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面向通用量子计算的硅基光量子计算芯片,实现了八量子比特簇态光量子计算芯片。通过编程重构量子芯片,制备了不同图量子纠缠态,在基于测量的量子计算架构下验证了典型量子计算算法,并验证了量子纠错编码对量子计算性能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王剑威研究员和龚旗煌院士课题组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陆朝阳教授团队,中山大学刘进教授团队,以及来自德国、爱尔兰、美国、澳大利亚、奥地利、日本、荷兰和意大利学者等合作,受邀为《自然综述物理》(Nature Review Physics)撰写的综述论文《集成光学量子信息技术的全球发展展望》(The potential and global outlook of integrated photonics for quantum technologies),于2021年12月23日在线发表。爱尔兰科克大学Emanuele Pelucchi博士为第一作者,帕德博恩大学Klaus Jöns教授为通讯作者,北京大学团队与合作者合作,主要撰写光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芯片部分。联合研究团队分析、总结了全球范围内光量子芯片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详细阐述了光量子芯片的先进材料体系、关键集成光量子器件、量子基础物理探索、前沿量子信息应用,包括量子计算、量子模拟、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等;归纳总结了亚洲、北美洲、欧洲和澳洲在光量子芯片领域的研究重点、经费支持和成果转化等;分析了光量子芯片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有望充分融合大规模集成光学技术和量子信息技术,为量子计算、模拟、通信和精密测量等带来新的变革。

集成光量子芯片示意图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以及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极端光学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大学长三角光电科学研究院和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的支持。

近五年,王剑威研究员和龚旗煌院士团队在硅基光量子芯片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包括发展了国际上最高集成度的大规模硅基光量子芯片技术和片上高维度量子信息技术【Science 360, 285 (2018)】,首次实现了片上四光子真纠缠和芯片间量子隐形传态【Nature Physics 16, 148 (2020)】,首次实现了高斯玻色取样专用型光量子计算芯片【Nature Physics 15, 925 (2019)】,研制了面向含噪量子信息应用的光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芯片【Nature Physics 13, 551 (2017), Science Advances 4, 9646 (2018)】,首次在大规模光量子芯片上证明了广义的多路径波粒二象性【Nature Communications 2, 2712 (2021)】,以及受邀撰写了集成光量子芯片技术综述【Nature Photonics 14,273 (2020);《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50(8), 084216(2020)】等。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艺术、服装设计与纺织科学国际会议(FDTS 2025)(2025-07-26)

第八届声学、振动、噪声控制国际研讨会(CAVNC 2025)(2025-08-09)

2025年矿山工程、地质工程与环境工程国际会议(ICMEGEEE 2025)(2025-08-10)

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AI)赋能科技成果评估转化与高价值专利布局高级研修班(8月青岛)(2025-08-13)

第六届清洁能源与电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CEPE 2025)(2025-08-15)

2025年可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ICTBAI2025)(2025-08-21)

2025年第三届智能制造与自动化前沿国际会议(CFIMA 2025)(2025-08-22)

第六届物联网、人工智能与机械自动化国际学术会议 (IoTAIMA 2025)(2025-08-22)

第五届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国际学术会议(MCAI 2025)(2025-08-22)

第十届工程机械与车辆工程新进展国际学术会议(ICACMVE 2025)(2025-08-22)

2025材料工程、先进电子材料与信息工程国际会议(MEAIE 2025)(2025-8-3)

2025教育创新、商业文化与信息技术国际会议(EIBCIT 2025)(2025-8-30)

2025年机械、检测技术与自动化控制国际会议(MTTAC 2025)(2025-8-29)

2025移动通信、绿色网络与信息系统国际会议(MCGNIS 2025)(2025-8-30)

2025年建筑技术与工程管理国际会议(ICBTEM 2025)(2025-9-18)

2025年电气工程,自动化与材料国际会议(ICEEAM 2025)(2025-9-21)

2025博物馆学、知识与文物保护技术国际学术会议(MKCRPT 2025)(2025-9-20)

2025病理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结合国际会议(IPAIBD 2025)(2025-8-14)

2025通信技术、管理信息与互联网国际会议(TMII 2025)(2025-8-10)

2025年第一届航空航天推进工程国际会议(ICAPE 2025)(2025-12-12)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