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在抑郁症神经生物学亚型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2024/03/27
![]() |
图 基于多中心大样本的脑功能连接组学毕生发展参考模型对抑郁症神经生物学亚型的分类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2021004)等资助下,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贺永、夏明睿团队及其合作者在探索抑郁症神经生物学亚型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基于脑功能连接组学毕生发展参考模型的抑郁症神经生物学分类研究(Mapping Neurophysiological Subtypes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Using Normative Models of the Functional Connectome)”为题,于2023年12月15日在《生物精神病学》(Biological Psychiatry)杂志在线发表,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06322323013318。
抑郁症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精神疾病之一,特别是新冠疫情后发病数量激增,给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沉重负担。抑郁症在儿童青少年期到整个成年期均可起病,临床症状包括心境低落、思维障碍、意志活动减退、认知功能损害和躯体症状等。由于个体差异极大,该疾病的精准诊治存在巨大挑战。因此,揭示抑郁症患者临床异质性的神经机制,建立可重复、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神经生物学亚型至关重要。
研究团队联合全国10余家单位,创建了抑郁症多中心静息态脑影像数据库(包含1148名患者和1079名健康被试,年龄范围11-93岁),开展了大规模多中心抑郁症神经生物学亚型研究。团队首先通过建立中国正常人群脑功能连接毕生发展参考模型,突破患者脑网络个体差异的定量测量瓶颈,实现了患者个体脑功能连接强度异常偏离的定量刻画,进一步采用无监督聚类算法划分了两类具有不同脑连接特征的神经生物学亚型(图)。其中,亚型1在抑郁量表中的自杀评分更高,而亚型2则在工作与兴趣评分及抑郁情绪评分较高。
该研究揭示了抑郁症临床异质性的脑网络机制及其在疗效预测中的价值,对于探索基于脑连接特征的抑郁症分类诊断新标准、建立个体化治疗新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60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71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188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1406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410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8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1248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725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706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921
-
【院校速递】今日院校科研十大要闻04-30
-
学生党焦虑:With Edito04-30
-
投稿前如何避免争议?- 三步走策04-30
-
投稿系统遭遇技术瓶颈?解析Wit04-30
-
小修=录取通知书?警惕学术期刊的04-30
-
上海聚亿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20799
-
大连渤海明珠酒店 17889
-
中华中医药学会 20798
-
广州恒斌展览有限公司 1785
-
国际工学技术出版协会 1813
-
传神语联网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151
-
中国食文化研究会民族食文化委员会 1774
-
伟业达(北京)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22853
-
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 22825
-
百奥泰国际会议(大连)有限公司 20794
-
HKSME 23010
-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编辑部 20819
-
北京海华伟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17807
-
VEA 7846
-
上海联合非常规能源研究中心 23871
-
FVDAGWE 1810
-
上海维程信息 17853
-
北京交通大学 1949
-
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区 17954
-
华南出版社(广东)有限公司 7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