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资讯 >> 科研信息

北京大学化学学院邹鹏课题组利用光催化邻近标记技术揭示应激颗粒转录组动态变化

2024/03/27

应激颗粒是在胁迫条件下形成的动态结构,通常认为其中包含翻译被抑制的RNA以及翻译元件,并可在刺激消失后解聚,是细胞内典型的无膜细胞器。在应激颗粒组装的不同阶段,大量RNA分子会被招募至应激颗粒中,对维持应激颗粒结构的稳定和刺激下通过调节基因表达来影响细胞生存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关于应激颗粒中的RNA成分问题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例如,基于成像的技术能够直接观测不同转录本在应激颗粒中的定位,以及可以实现在活细胞中监测转录本在不同颗粒之间的交换与翻译状态。然而,成像技术受限于较低的通量,并且需要已知的序列信息设计引物或构建报告分子,难以对应激颗粒中的RNA组成进行全局研究。另外,基于抗体的亲和沉淀分离应激颗粒并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能够提供应激颗粒的转录组信息。在实际操作中,复杂的分离纯化步骤很容易造成组分丢失或引入污染,从而导致转录组数据含有较高的假阴性与假阳性。同时,这种分离方法无法应用于研究应激颗粒的组装与解聚动态过程。基于此,目前关于应激颗粒的RNA组成及其动态过程下的RNA组成变化仍然研究有限。

近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邹鹏研究员课题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Profiling stress-triggered RNA condensation with photocatalytic proximity labeling”的论文,利用发色团辅助邻近标记技术(Chromophore-assisted proximity labeling and sequencing,CAP-seq),首次解析了无刺激条件与刺激后恢复阶段下应激颗粒核心组分中转录组组成的变化,拓展了细胞质内基于液-液相分离构成的无膜细胞器在动态变化下的模型。

该工作将他们近年开发的RNA邻近标记技术CAP-seq应用于研究应激颗粒转录组。在蓝光激发下,蛋白质光催化剂miniSOG能够介导对邻近RNA分子上鸟嘌呤的氧化损伤,同时将一个带有生物正交官能团的氨基探针共价交联到损伤碱基,从而实现在~20纳米的空间尺度下对亚细胞区域中RNA的标记。该工作首先将miniSOG与应激颗粒的核心组份蛋白质G3BP1融合表达在人胚胎肾细胞HEK293T中,利用亚砷酸钠氧化胁迫或山梨糖醇渗透压胁迫两种方式诱导应激颗粒的产生,并开展CAP-seq标记其中的RNA组分。由此获得的CAP-seq数据集在两种刺激条件下分别包含457和822个转录本,后续的单分子荧光成像实验验证了该数据集具有高度的空间特异性。由此也发现了应激颗粒的RNA组分在不同刺激条件下存在143个共有的转录本成分,这为深入解析应激颗粒的组装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更进一步,该工作利用CAP-seq能够直接标记RNA的优势首次解析了应激颗粒在动态变化下的转录组组成,包括在无刺激的本底水平下存在的应激颗粒相关作用网络中的RNA组成,以及在亚砷酸钠刺激撤去后应激颗粒解聚过程中基于G3BP1蛋白的核心组分中RNA成的变化。该工作发现,在刺激下转录本上CDS与3’UTR序列上丰富的AU组成能够促进RNA靶向至应激颗粒。在应激颗粒解聚过程中,具有更长3’UTR且AU含量高的转录本倾向于保留在应激颗粒中,同时无刺激下应激颗粒核心组分中的mRNA具有较高m6A修饰水平,并且能够促进mRNA在应激颗粒解聚初期仍定位在应激颗粒的核心结构中。此外,该工作发现在应激颗粒基本解聚后,其核心组分的RNA组成更加类似于成熟应激颗粒中的RNA组分特征,由此推测应激颗粒的核心组分在解聚后发生了重塑,外界的刺激可能会在细胞中产生长时间的影响。

基于CAP-seq解析不同条件下的应激颗粒转录组组分

邹鹏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博士研究生任子琪与课题组已毕业的唐微博士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生物有机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的支持。


版权声明: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学术资讯
近期会议

2025艺术、服装设计与纺织科学国际会议(FDTS 2025)(2025-07-26)

第八届声学、振动、噪声控制国际研讨会(CAVNC 2025)(2025-08-09)

2025年矿山工程、地质工程与环境工程国际会议(ICMEGEEE 2025)(2025-08-10)

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AI)赋能科技成果评估转化与高价值专利布局高级研修班(8月青岛)(2025-08-13)

第六届清洁能源与电力工程国际学术会议(ICCEPE 2025)(2025-08-15)

2025年可信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ICTBAI2025)(2025-08-21)

2025年第三届智能制造与自动化前沿国际会议(CFIMA 2025)(2025-08-22)

第六届物联网、人工智能与机械自动化国际学术会议 (IoTAIMA 2025)(2025-08-22)

第五届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国际学术会议(MCAI 2025)(2025-08-22)

第十届工程机械与车辆工程新进展国际学术会议(ICACMVE 2025)(2025-08-22)

2025年煤矿工程与能源存储技术国际会议(CMEEST 2025)(2025-9-3)

2025年电子、电气信息与通讯工程国际会议(ICEEIC 2025)(2025-8-8)

2025土壤学、植物营养学与作物学国际会议(SSPNCS 2025)(2025-8-15)

2025年材料科学、工程与新型材料国际会议(MSENM 2025)(2025-9-12)

2025年数字经济与云计算技术国际学术会议(ICDECCT 2025)(2025-9-16)

2025年工业工程与供应链管理国际学术会议(IESCM 2025)(2025-8-29)

2025年第九届多媒体通信技术国际会议 (ICMCT 2025)(2025-12-22)

2025年文化传播与语言学国际会议(ICCCL 2025)(2025-8-28)

第三届数学、建模与计算机科学国际会议(MMCS 2025)(2025-10-30)

2025年数字信号与信息安全国际会议(ICDSIS 2025)(2025-8-15)

小贴士:学术会议云是学术会议查询检索的第三方门户网站。它是会议组织发布会议信息、众多学术爱好者参加会议、找会议的双向交流平台。它可提供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预报、分类检索、在线报名、论文征集、资料发布以及了解学术资讯,查找会服机构等服务,支持PC、微信、APP,三媒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