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与海外合作者在3D打印钛合金抗疲劳设计制备方面取得进展
2025/06/02
![]() |
图 近Net-AM组织钛合金的超高拉-拉疲劳强度(a)与比疲劳强度(b)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2321001、52322105)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张哲峰研究员、张振军研究员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Robert O. Ritchie教授等合作,制备出一种具有超高抗疲劳性能的3D打印钛合金材料,疲劳强度高达978MPa。相关研究成果以“近无微孔3D打印钛合金高抗疲劳性能(High fatigue resistance in a titanium alloy via near void-free 3D printing)”为题,于2024年2月28日发表于《自然》(Nature)杂志,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048-1。
3D打印技术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由成形能力充分满足了高端装备和构件对高集成性、多功能性、轻量化、一体化的需求,被认为是制造领域的颠覆性技术,并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极大关注和初步应用。然而,与传统制造技术相比,3D打印制备的材料在循环载荷下的疲劳性能普遍较差,严重制约了其作为结构承力件的广泛应用。因此,如何提升3D打印材料与构件的疲劳性能是国内外学术界与工程界热切关注的焦点问题。
研究团队首次提出:理想状态下3D打印技术制备出的原始组织本身(称为Net-AM组织)应具有天然的超高疲劳性能,但打印过程中产生的气孔等缺陷掩盖了其自身组织抗疲劳的优点,导致其实际测量的疲劳性能严重偏低。然而,目前消除气孔的工艺往往伴随组织粗化,而细化组织的处理又会带来气孔复现,甚至引发晶界α相富集等新的不利因素;因此,如何在消除打印气孔的同时尽可能保留原始打印组织状态,是亟待突破的难点。为此,研究团队巧妙利用3D打印态组织晶界迁移及气孔长大与相转变过程的异步特性,发明了缺陷与组织分步调控的NAMP新工艺(Net-Additive Manufacturing Process)。该工艺既可实现板条组织细化,又能有效抑制晶界α相富集及气孔复现,最终在Ti-6Al-4V合金中成功制备出几乎无气孔的近Net-AM组织。这一近Net-AM钛合金充分展示出3D打印原始组织自身的超高疲劳性能,其拉-拉疲劳强度从初始态的475 MPa提升至978 MPa,增幅高达106%;这一疲劳强度水平不仅超越了所有已知的钛合金材料,而且打破了目前已报道所有材料中的比疲劳强度纪录。该成果更新了人们对3D打印材料疲劳性能不高的固有认识,揭示了3D打印技术在抗疲劳设计制造方面的独特优势,展现了3D打印材料作为结构承力件在航空航天等重要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文章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
2025最新JCR分区及影响因子1939
-
好学术:科研网址导航|学术头条分468
-
《时代技术》投稿全攻略:一位审稿499
-
2025年国际期刊预警名单发布!600
-
2025年中科院期刊分区表重磅发3957
-
中科院已正式发布2024年预警期861
-
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7
-
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目录(202733
-
202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1138
-
2024年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1214
-
吉林大学校长张希:学术会议中的提1391
-
SCI论文插图全攻略:从规范解析08-01
-
国际学术会议参加经验是怎么样的呢08-01
-
掠夺性会议是怎么进行判断的呢?—08-01
-
SCI论文投稿费怎么交?202408-01
-
中国能源学会 24016
-
中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 17893
-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 18057
-
杭州译风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17930
-
南京海旗新科技有限公司 7994
-
AMRMT 22933
-
北京太阳花酒店 1856
-
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 17799
-
哈尔滨工业大学 24049
-
成都众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23948
-
武警工程学院 17836
-
北京优合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7919
-
新中贸德瑞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22979
-
沈阳博思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1938
-
上海闻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8328
-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 21096
-
武汉工程大学 20947
-
北京宝利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22852
-
《实用放射学杂志》编辑部 20952
-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 20848